歌颂俄罗斯 [俄国]特列佳科夫斯基

出版时间:2009-12

歌颂俄罗斯 [俄国]特列佳科夫斯基 : 我用箫管吹起忧伤曲子,
从异域遥望我的俄罗斯;
在这些倥偬的日子里,
难忘是对故国的情思!

慈母般的俄罗斯!无尚光明!
企望你允许浪子的恳请,
啊,你端坐在璀璨的宝座,
就像光被万方的阳和!

黄金权杖,御冠紫袍,
本来是为的表征人的荣耀——
而你却以自身的高贵加荣于权杖,
光辉的容颜突现了冠裳。

在宇内广袤的土地上
谁人不钦佩你德行高尚?
你本人就是大德的化身,
上天本好生之德才恩赐下民。

你一身凝聚着荣誉,
纯洁、华贵、莹然无滓;
无人敢对你口是心非,
邪恶见你也望而生畏。

你的臣下虔诚庄敬,
勇敢冠世,遐迩闻名;
有其主必有其子民,
都乐于为你而见危授命!

俄罗斯,你还有什么不足?
俄罗斯,你哪儿还显得薄弱?
你是大德大智的总汇,
永远富有,给民众带来光辉!

我的箫管吹罢忧伤曲子,
从异域遥望我的俄罗斯;
但愿我有千口百舌,
好讴歌你的丰功美德。

(李锡胤译)


【赏析】
特列佳科夫斯基的《歌颂俄罗斯》是一首典型的表现了爱国主义情怀的颂诗,作于1728年。
对于正直的知识分子而言,祖国这一概念深深地渗入到自己的血液之中,而离开祖国的游子,祖国更是魂牵梦萦的“慈母”,报效祖国便是自己的神圣的使命。特列佳科夫斯基正是这样的一个知识分子,他研究俄语、拉丁语、法语、德语、意大利语诗律,著有《简明俄语诗律新编》,并且用30年时间翻译了30卷巨著《世界史》,为祖国奉献全部身心,成为18世纪中叶俄国古典主义文化巨子之一。特列佳科夫斯基创作《歌颂俄罗斯》这首诗的时候,正是这样的一个游子。他于1726年至1730年,一直在荷兰和法国学习和工作,游子对祖国的思念,以及对祖国的崇敬,在这首诗中得到了由衷的展现。
全诗从对祖国的思念开始,到对祖国讴歌告终,首尾相贯,一气呵成。在第一节抒写了在异国他乡对祖国的情思之后,接下去的每一诗节着重突出祖国的一个特性。从第二诗节到第六诗节分别抒写了祖国的光明磊落、威严清正、德行高尚、纯洁华贵、虔诚庄敬。在该诗的第七节,诗人以自问自答的形式对祖国的上述特性作了总结:“俄罗斯,你还有什么不足?/俄罗斯,你哪儿还显得薄弱?”在回答中,诗人认为祖国俄罗斯是“大德大智的总汇”,而且“永远富有”,更为重要的是,祖国不忘自己的民众,她以自己的威严和富有“给民众带来光辉”!这恐怕是诗人在异域遥望俄罗斯,以“千口百舌”讴歌俄罗斯“丰功美德”的一个重要原因。
与此同时,该诗也明显受到法国文学思想的影响,既具有尊重王权和国家利益的古典主义思想,同时也在对国家的赞颂和民族的理性教育中,表达了具有时代精神的启蒙思想。
俄罗斯大地的独特的自然风光总是吸引着俄罗斯一代又一代的抒情诗人。无论是19世纪的普希金和莱蒙托夫,还是20世纪的叶赛宁,都以自己优美的诗句歌颂过俄罗斯的如诗如画的自然景色,20世纪的抒情大师帕斯捷尔纳克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时候,由于前苏联当局的强硬态度,使得他只能在俄罗斯大地和诺贝尔文学奖两者之间作出抉择,他不假思索地选择了俄罗斯,而放弃了诺贝尔文学奖,因为他离不开生他养他的俄罗斯大地。从特列佳科夫斯基的这首《歌颂俄罗斯》的诗中,我国或许可以探出俄罗斯知识分子爱国情怀的一些历史渊源。

(吴笛)







为您推荐

《谁在俄罗斯能过好日子》

《谁在俄罗斯能过好日子》 : 又译《在俄罗斯谁能快乐而自由》。俄国革命民主主义诗人А.Н.涅克拉索夫的代表作。长诗采用传统民间诗歌手法,以来自俄罗斯穷乡僻壤的7个善良农民偶然相遇,争论“谁在..

《俄罗斯森林》

《俄罗斯森林》 : 苏联作家列昂诺夫战后发表的一部长篇小说。它于1956年获列宁文学奖金。《俄罗斯森林》从1941年卫国战争开始的前一天写到1942年初莫斯科城下反击战的胜利。但因其中穿插大量往事..

俄罗斯文学研究所

俄罗斯文学研究所 : 苏联科学院所属的一个俄罗斯文学研究机构,又名“普希金之家”,1905年创建于彼得堡。20年代称为近代俄罗斯文学研究所,1930年改名为俄罗斯文学研究所,其主要任务是研究俄罗斯文..

谁在俄罗斯能过好日子(诗歌)

俄罗斯联邦克鲁普斯卡娅国家奖金

俄罗斯联邦克鲁普斯卡娅国家奖金:1969年由俄罗斯联邦部长会议设立,以苏联党和国家活动家娜·康·克鲁普斯卡娅(1869—1939)的名字命名。每年年终颁发一次,奖励优秀的青少年文学作品。1969年前这些作品属高尔基奖金的授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