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君健 : 湖北省红安县人。少年丧父,在艰苦环境中以三年半的时间读完初中和高中的全部课程。1932年秋考入武汉大学攻读外国文学,开始文学创作和翻译,短篇小说集 《被遗忘的人们》(1937年出版)是他用世界语创作的第一部作品。大学毕业后曾去日本东京任英文教员。抗日战争期间,在武汉、香港等地从事抗战宣传工作,把国内反映抗日斗争的文学作品翻译成英文和世界语,介绍给世界各国人民。1940年秋到达重庆,在各大学讲授英文或外国文学,并翻译了七部外国文学作品。1944年8月应英国战时宣传部邀请去英国各地巡回讲演中国人民的抗战事迹。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他得到英国文化委员会给予的助学金,到剑桥大学研究欧洲文学。此时他为英国以及欧洲文艺刊物写文艺作品,同时还出版了用英语创作的短篇集《无知的和被遗忘的》(The Ignorant and the For-gotten)、长篇《山村》(Mountain Village)和《它们飞向南方》(They Fly South)以及一本翻译的中国当代作家小说选 《三季》 (Three Seasons)。
1949年9月,他回国在文化部对外文化事务联络局任职,其时利用业余时间用英文编辑文学丛刊《中国文学》。1953年开始该刊成为中国作家协会领导的对外刊物,茅盾为主编,他为副主编,直至1974年调离这一刊物。粉碎“四人帮”后,他从事中国古典文学的英语翻译工作。解放后的主要著作有中篇小说《开垦者的命运》、《在草原上》,散文集《两京散记》、《天安门之夜》、《远行集》、《樱花的国度》,长篇小说《土地》(三部曲:《火花》、《自由》、《曙光》),评论集《西楼集》等。
他对中国儿童文学的贡献,主要是首次直接从丹麦原文翻译出 《安徒生童话》全集。此项工作始于1947年他在剑桥大学从事欧洲文学研究工作的业余时间,回国后全部译完,于50年代上半期陆续出版。后来他还翻译了法国作家法朗士写的以儿童生活为题材的散文集《一个孩子的宴会》(1981)以及其他一些当代外国儿童文学作品。此外,他曾创作过一些以中外儿童生活为题材的儿童小说,主要有短篇集《新同学》 (1962年)、《小仆人》 (1962年)、《画册》(1963年)等;他还利用外国一些民间故事作素材创作了一些童话故事,结集出版的有《王子和渔夫》 (1979年)、《真假皇帝》 (1979年)、《盗火者的遭遇》(1990);《鞋匠的儿子》(1978年)则是他为少年儿童写的安徒生传记。
出版时间:1992-08 秦兆阳 : 湖北省黄冈县人。1936年从湖北武昌乡村师范毕业后曾在小学任教。1938年到延安,曾先后在陕北公学和鲁迅艺术学院学习。后到晋察冀边区做过报纸、文艺编辑。1949年到北京后,在中国作家..
出版时间:1992-08 金近 : 著名儿童文学家。原名金知温。浙江上虞县人。自幼家境贫寒,读过三年多私塾。12岁离乡到上海做学徒,饱受辛酸。后经亲戚资助,在上海念了两年多书,失学后,经常到图书馆去看书,对儿童书籍..
出版时间:1992-08 严文井 : 当代著名儿童文学家。原名严文锦。湖北武昌人。1934年毕业于湖北省立高级中学。第二年春到北京图书馆当小职员。1938年到延安,入抗日军政大学第四期学习,同年10月到延安陕甘宁边区文..
出版时间:1992-08 贺宜 : 现代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儿童文学理论家。原名朱菉园。上海金山县人。幼年时便喜爱文学,读过许多世界儿童文学名作,十二三岁时,就开始学写故事。1934年当了小学教师后,就正式开始了儿童..
出版时间:1992-08 任德耀 : 江苏省扬州人。四十年代初毕业于国立戏剧专科学校舞台美术系。曾参加1947年中国福利基金会儿童剧团的创办工作。现为中国福利基金会儿童艺术剧院名誉院长兼艺术指导,中国戏剧家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