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宜 : 现代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儿童文学理论家。原名朱菉园。上海金山县人。幼年时便喜爱文学,读过许多世界儿童文学名作,十二三岁时,就开始学写故事。1934年当了小学教师后,就正式开始了儿童文学的创作。1935年在上海主编一个大型文艺刊物《生生》月刊。1938至1946年先后在多所中学、幼师、师范任教。1946年,在党的领导下,曾负责中国儿童读物作者联谊会的组织工作,主编《童话连丛》,担任中国少年剧团团长。1948年10月转移到石家庄解放区,1949年随军南下,回到上海,历任上海团市委少儿部副部长,《新少年报》社长兼总编辑,团中央《中国少年报》副总编辑。粉碎“四人帮”后,任上海文艺出版社副社长兼副总编辑、少年儿童出版社副社长和 《儿童文学研究》丛刊、《巨人》丛刊主编。
贺宜发表的第一篇作品是《蛟先生和他的联盟者》。1936年在友人的资助下,自费出版了第一本童话集《小草》,抗战爆发后,改名《真实的故事》,由少年出版社出版。从此,他便专心致力于儿童文学的创作,解放前出版的作品还有长篇儿童小说《野小鬼》 (1939),中篇童话《凯旋门》 (1939),童话故事集《隐士的胡须》 (1940)、《仙人的故事》(1943)、《孩儿桥》(1945),中篇儿童小说《竹林里的奇遇》(1942)等。解放后出版的主要作品有:长篇童话 《儿童国》 (1950)、《小公鸡历险记》(1956),中篇童话《鸡毛小不点儿》 (1958),童话集《野旋的童话》 (1958)、《小神风和小平安》(1959)、《星星小玛瑙》(1963),儿童诗集《树林里的故事》 (1951)、《同学,我亲爱的朋友》 (1955)、《重要的小事情》 (1956)、《我们开辟的小花园》、《太阳拜节》 (1960),传记小说 《刘文学》 (1965)、《咆哮的石油河》 (1978)等。此外,他还致力于儿童文学的理论和批评,写了不少论著,对我国儿童文学的理论建设起了促进作用。主要论著有:《散论儿童文学》 (1960)、《童话的特征、要素及其他》(1962)、《小百花园丁杂说》 (1979)、《漫谈童话》(1981)等。贺宜的儿童文学创作以童话为主,也以童话最有成就。他的作品与时代的脉膊紧紧相连,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社会现实意义。写于解放前的作品大都以揭露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对劳动人民残酷的剥削压迫,以及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罪恶和民族败类的卖国罪行为主。建国后的作品则主要以歌颂和赞美新社会、新生活以及反映新中国少年儿童崭新的精神风貌为主,当然也常针对少年儿童在成长过程中所出现的某些带倾向性的问题提出善意的批评和引导教育。他的作品十分重视文学的教育功能,重视研究现实环境对儿童的影响和作用。他善于通过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来展示艺术形象的个性,运用丰富的想象和大胆的夸张来强化艺术形象的感染力。为表彰贺宜在儿童文学创作上的出色成就,1980年全国第二次少儿文艺创作评奖中,授予贺宜荣誉奖。1980年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贺宜作品选》; 1984年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贺宜文集》一至五卷。
出版时间:1992-08 秦兆阳 : 湖北省黄冈县人。1936年从湖北武昌乡村师范毕业后曾在小学任教。1938年到延安,曾先后在陕北公学和鲁迅艺术学院学习。后到晋察冀边区做过报纸、文艺编辑。1949年到北京后,在中国作家..
出版时间:1992-08 金近 : 著名儿童文学家。原名金知温。浙江上虞县人。自幼家境贫寒,读过三年多私塾。12岁离乡到上海做学徒,饱受辛酸。后经亲戚资助,在上海念了两年多书,失学后,经常到图书馆去看书,对儿童书籍..
出版时间:1992-08 严文井 : 当代著名儿童文学家。原名严文锦。湖北武昌人。1934年毕业于湖北省立高级中学。第二年春到北京图书馆当小职员。1938年到延安,入抗日军政大学第四期学习,同年10月到延安陕甘宁边区文..
出版时间:1992-08 任德耀 : 江苏省扬州人。四十年代初毕业于国立戏剧专科学校舞台美术系。曾参加1947年中国福利基金会儿童剧团的创办工作。现为中国福利基金会儿童艺术剧院名誉院长兼艺术指导,中国戏剧家协会..
出版时间:1992-08 包蕾 : 现代剧作家、儿童文学家。原名倪庆秩,笔名叶超。浙江镇海县人。自幼爱好文艺,中学时代就担任墙报主编,并在学校里组织进步剧社,在报刊上发表文章。1937年考取复旦大学土木工程专业,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