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之赔偿 : 短篇小说。李双泽著。初载1978年1月《台湾文艺》革新第4期。获1978年第九届吴浊流文学奖。收入书评书目出版社《六十七年短篇小说选》。小说描写一个发生在菲律宾吕宋岛上的故事,但作家在“后记”中明确提出: “要把这篇小说,献给两万名台湾同胞,来记念伊们当年被日本军阀驱役而冤死在吕宋岛的不幸事情。”小说的叙述者是导游兼色情贩子。他叙述了日本“鹿儿岛战役遗族”旅行团的行踪,并由此展开了对打着“战争的赔偿”的旗号营取私利的投机者们的描绘。当年在日本侵略战争中就心术不正的施清泉之流,今天为了捞取日本人的钱财,又合伙串演了一出“寻孤”闹剧,并美其名曰: “战争的赔偿”。作家用调侃的语调,描绘了这群畸零人企图干的不法勾当。他们人人心怀鬼胎,却口口声声谈论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日本侵略者提出战后赔偿问题,令人啼笑皆非。幽默诙谐的语言中,包含着作家对日本当年的战争侵略和战后的经济掠夺的揭露,以及对某些华人投机骑墙心灵的抨击。小说结构缜密完整,情节迂回曲折。
《鸦片战争》:[日]陈舜臣着。卞立强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85年2月版。96万字。3册。长篇小说。分“沧海篇”、“风雷篇”和“天涯篇”3卷。描述鸦片战争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描写悲壮的战斗历程,表现这场具有爱国主义性..
《战争》:[德]雷恩着。马烱南等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9月版。24万字。长篇小说。作者本名菲特·封·戈尔森瑙,是德国萨克森古老贵族的后裔和职业军官。他经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战后在魏玛共和国警察局任职,1928年加入..
《受战争迫害的人们》:[捷]V.康尼亚着。郑孝时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8月版。21万字。是作者对自己苦难童年和少年时代的回忆。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小说的主人公斯坦达的父亲被送到前线去“保卫”奥匈帝国,家里扔下8..
《战争风云》:[美]沃克着,多人合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4月版。83万字。3册。作者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写实手法创作战争题材小说的美国重要作家。他在1971和1979年先后发表的《战争风云》和《战争与回忆》两部长篇小..
《不需要的战争》:[英]丘吉尔着。多人译。漓江出版社1991年8月版。27.5万字。作者是英国前首相,“由于他精通历史和传记的描述,同时也由于他那捍卫崇高的人的价值的光辉演说”而获1953年度诺贝尔文学奖。第二次世界大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