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间房的家 : 散文。子敏作。初收(台北纯文学出版社版)散文集《小太阳》,后收入(香港晓林出版社版) 《台湾十大散文家选集》。文章一开头就说:“我们”的家只有一个房间。“我们”费过很多心血来布置这个房间,对待这个房间好象对待一个孤儿,既然它在这个世界上是这么凄苦可怜,那么就只好用“我们”的一点热情来补救它一切的缺憾。文章在叙述了这对恩爱夫妻对房间的精心布置。就在这小小的房间里,“我们”在闹声里找到只有“我们”两个人感觉得到的宁静,“我们”的耳朵也学会了关门。下雨天,她到厨房去的时候,“我” 心里有送她出远门的感觉。“我”打开窗户,可以看到她淋雨冲进“厨房”,孤独地在那里生火做饭。雨水沿着窗户格子往下滴,我的视线模糊了。“我”想过去陪陪她,但是厨房太小,容不下“我”进去切菜。总有一天,“我们”会有一个象家一样的房子的,那时候她就不会再淋雨了。“我们”夜里常常被重重的门声惊醒,有时也为头上频频的脚步而不能合眼,但是“我们”一想到“我们”的誓言: 虽然过一生贫贱的日子也不气馁。于是“我们”把手握在一起,不让哪一个人发出一声叹息。最感激的是朋友们并没有把“我们”忘记,常常到这个小房间来探望。“我们” 夜里看到万家灯火,看一个一个发出光明的窗户。“我们”把它比做地上的星星。我们知道我们这个只有一个房间的家,夜里也有灯光,“我们”的窗户也会发出光明,成为星群里的一个。这对“我们”是一种无比的鼓舞!“我们” 既然不和生命的长流分离,“我们”就已经满足。“我们”既然不能有一个象家的房子,就让“我们”尽心尽性爱这个只有一个房间的家吧!读这篇作品,令人为作者对生活的热爱,以及贫贱夫妻的恩爱所深深感动。作者用朴实的语言,诉说着一个普通家庭面临的住房拥塞的情景,但那种不气馁有企盼的心情,那种对生活的自足感,以及流淌于字里行间的温情,都使文章焕发出光彩。
出版时间:1989-10 下雨天,真好 : 散文。琦君作。初收入1969年11月台湾三民书局版《红纱灯》,后收入1972年1月巨人出版社版《中国现代文学大系·散文》第1辑。散文以一个设问句开头,通过对下雨天的不同看法,引出..
出版时间:1989-10 山灵 : 散文。李蓝作。收入(台北纯文学出版有限公司1974年5月版)《纯文学散文选集》。本文分“女人”、“琴声”、“山雨欲来”三节,第一节,写山间小路上走着松油大辫子的俏花姐儿,喜孜孜地回..
出版时间:1989-10 水里水外 : 散文。李蓝作。收入台北尔雅出版社1984年1月版《中国现代文学选集·散文》。水里水外是两个世界,但作者着重写的是前一个。“自从搬到山边住家以来,每年到了七八九三个月,就要担心..
出版时间:1989-10 六月 : 散文。萧白作。初收仙人掌出版社1970年4月版散文集《灵画》,后收入巨人出版社1972年1月版《中国现代文学大系·散文》第1辑等。本文共六节,设小标题,第一节“星在窗外”;第二节“林子..
出版时间:1989-10 凤平峡谷 : 散文。李蓝作。收入台北尔雅出版社1984年1月版《中国现代文学选集·散文》。作品记叙 “我们”乘卡车来到位于花莲县内凤林与南平之间的一片河床,这里山峦怀抱着一块白色的谷地,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