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边清梦断 : 散文。琦君作。初收入1975年7月尔雅出版社出版的《三更有梦书当枕》。这是一篇悼念友人的文章。作者以真挚的感情,从日常琐碎小事的追忆中,娓娓道出对友人的深切怀念之情,并从中体现友人的高尚品格。友人多慈妹住院期间,脸上从不表现出一丝病容,不发一声呻吟。朋友们去探望时,她总是穿得整整齐齐,脸上薄施脂粉,神情愉悦地和人们闲话家常,临走时,总是送得老远老远,才依依惜别。作者不禁发出感叹:“一生中从不作自我标榜,只默默地以忘我精神协助他人”,“好像要尽量把快乐给予别人,把痛苦深埋心底”。散文在回忆自己与友人三十年的交往中,运用小说笔法,准确、细腻地刻画多慈妹的形象: 在杭州西子湖初次认识时,“那清澈眸子中所透露的灵气和智慧,和明媚的湖光山色融成一体。”而在平时,为人之母,又是那样慈祥,不管照顾孩子有多累,“脸上总闪着慈母的光辉。散文以白描手法,把一个具有高雅风度,慈母心肠,不凡气质的艺术家的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读者面前。散文最后借宗教经文给人物以高度评价: “真正令人可敬的老年不是高寿,也不是以年数计算,只有智慧才是人真正的高寿。惟有纯洁的生活,才是高寿。在世俗眼光中,您不能算已享有高寿,可是您高洁的灵魂,和您所给予人间的一切,确实不是有限的年数可以衡量,可以计算的。”全文以第二人称来写,使人倍感亲切。
出版时间:1989-10 水里水外 : 散文。李蓝作。收入台北尔雅出版社1984年1月版《中国现代文学选集·散文》。水里水外是两个世界,但作者着重写的是前一个。“自从搬到山边住家以来,每年到了七八九三个月,就要担心..
出版时间:1989-10 丑陋的中国人 : 杂文。柏杨作。这是作者于1984年9月24日在美国依阿华大学的长篇演讲辞。文章曾发表于美国的《台湾与世界》及台湾 《自立晚报》副刊。1985年在台湾、香港出版。1986年,湖南文..
出版时间:1989-10 六月 : 散文。萧白作。初收仙人掌出版社1970年4月版散文集《灵画》,后收入巨人出版社1972年1月版《中国现代文学大系·散文》第1辑等。本文共六节,设小标题,第一节“星在窗外”;第二节“林子..
出版时间:1989-10 今天和明天 : 散文。子敏作。初收台北纯文学出版社版散文集《和谐人生》,后收入香港晓林出版社版《台湾十大散文家选集》。作者写道:每个人今天都比明天年轻,但今天就是明天的昨天,所有的人都..
出版时间:1989-10 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 : 杂文。龙应台作。初载1984年11月20日台湾《中国时报》,后收入作者的杂文集《野火集》。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作者说,包德甫的《苦海余生》英文原本中有一段他在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