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流描写

    意识流描写 : 现代小说中心理描写的手法之一。意识流又称思想流或主观生活之流。所谓意识流,是指人的意识状态和精神活动的真实过程,即在特定的时空或情景中,人的意识是所有各种不同的感觉、思维、记忆、幻觉、联想、理性意识、非理性意识所汇成的一股飘忽不定,绵延不断的“流”,它变幻多端、纷繁复杂,表现为不合逻辑和不符理性。在西方现代小说中,特别重视对人的意识流的描写,迷信人的直觉、感觉,强调人的意识非理性和无逻辑,渲染人物的下意识、潜意识,从而形成一种新的特殊的心理描写手法。这种手法虽有其明显的不合理成分,但也有一些鲜明的特点:(1)可以多视角、多层次、多侧面地反映生活,刻划人物的心理状态,给人以立体感;(2)可以突破时空局限,突破理性与非理性的界限,将过去,现在、未来、幻想、现实、梦境,通过自由联想、交错重迭,呈现出复线、多线、放射线式的心理结构。因此,合理吸收意识流描写的有益部分,摈弃其反理性主义的成分,可以丰富人物的心理描写,为现代社会和现代人的复杂性找到一种新的表现形式。

为您推荐

屏幕意识

屏幕意识 : 电视艺术创作者在进行艺术构思和艺术创作时,脑子里一定要有屏幕感,要精心追求屏幕效应,因为电视艺术创作的一切最终都要体现在电视屏幕之上。这种鲜明的屏幕感和对屏幕效应的认知与把握..

《小说审美意识》

《小说审美意识》:艾斐着。文化艺术出版社1988年6月版。35万字。用现代观念和现代方法研究小说理论、探讨小说创作的论着。从美学特质和审美意识论述小说艺术的特点与规律。融汇美学心理学和文艺学,对现实的文艺理论态..

《作家的姿态与自我意识》

《作家的姿态与自我意识》:洪子诚着。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10月版。20万字。考察80年代文学创作现象、思潮、特点。力图抓住80年代创作特征,探讨得失。重点分析作家自我意识中的感伤、寻根、忏悔、渴望等复杂的精神..

《艺术·现代意识和他的参照系》

《电视意识论》

《电视意识论》 : 刘炘著,敦煌文艺出版社1991年3月第1版。全书分为7章,分别论述了电视效益观念、电视对象观念、电视审美观念、电视系统观念、电视符号观念、电视技巧观念和电视创新观念等问题。 ..

《批评意识》

《批评意识》:[比利时]乔治·布莱着。郭宏安译。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2年6月版。24万字。作者是“日内瓦学派”的着名代表,其批评思想在欧洲和美国具有广泛的影响。他的着作很多,其中本书被公认为阐述意识批评方法论的最..

《意识流小说家伍尔夫》

《意识流小说家伍尔夫》:瞿世镜着。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年2月版。19.5万字。旨在把意识流小说代表作家伍尔夫的创作和理论探索作为一个打破传统规范、建立新型规范的文化艺术发展过程来考察。作者把比较文艺学、微观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