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生活

    观察生活 : 小说创作者对社会生活进行审美认识和把握的起始阶段,即凭借外部感觉器官(主要是视觉器官)直接感知社会生活和客观事物的表面现象与外部联系以获取感觉和印象的认识实践过程,是感性认识的初级阶段。观察活动的不断继续,不但可以产生感觉和印象而获取大量原始的生活素材,而且也为感觉进一步发展为“知觉”并进而跃入审美思维阶段铺设了桥梁。因此,任何小说创作活动的第一步工作,实际上都是从对社会生活和客观事物的观察开始的。鲁迅曾明确强调:“如要创作,第一须观察。”毛泽东也强调作家必须深入到人民生活中去“观察、体验、研究、分析一切人,一切阶级,一切群众,一切生动的生活形式和斗争形式,一切文学和艺术的原始材料,然后才有可能进入创作过程”。

为您推荐

《观察与思考》

《观察与思考》 : 中央电视台创办的第一个评论性节目。1960年7月开播,每周播出1次,每次15分钟。宗旨是通过对具有普遍意义或广大群众关心的事件、问题和人物的调查、介绍、分析、研究,说明某种具有..

“作者观察”叙事观点

“作者观察”叙事观点 : 又称为“纯客观的观察点”或“戏剧式的观察点”,其叙述者不充当作品中的任何角色,而是置身局外,采取客观态度,从旁观者的角度来报道故事的发生、发展经过。它纯粹是一种戏..

观察生活

观察生活 : 小说创作者对社会生活进行审美认识和把握的起始阶段,即凭借外部感觉器官(主要是视觉器官)直接感知社会生活和客观事物的表面现象与外部联系以获取感觉和印象的认识实践过程,是感性认识..

生活准备

生活映象

生活映象 : 小说创作构思中的表象运动初期的审美思维形态和生成物。是指直接由生活形态反映在审美主体大脑中并被“记忆”所贮存的感性形象,是审美主体的大脑对于客观事物进行感知的初步成果。生活..

小说形象的生活化

小说形象的生活化 : 小说在形象塑造(描绘)上的一种艺术特征和创作要求。它是构成小说艺术总体性审美特征的基本条件之一。由于小说可以极为精确、细致、逼真而又完整地描摹人类现实世界中各种各样..

叙说生活

叙说生活 : 小说艺术的发展进入更为成熟和更具有审美自觉性的阶段的一种文体特征。它是小说艺术在早期重在故事情节的叙述和后来重在人物性格的刻划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为对社会生活的整体面貌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