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潮小说

    新潮小说 : 对新时期具有探索或创新倾向的各种小说的泛称。在具体运用中有两种不同的外延。一、指1980—1989年的十年中所有带新潮特点的小说。如当代文学研究会编选,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新潮小说丛书》就列有荒诞小说、纪实小说、心态小说、哲理小说、推理小说、文化小说、乡土小说、魔幻现实主义小说等八种。另有丛书,还列有意识流小说等。二、仅指1985年后出现的先锋派实验小说和其他创新探索倾向的小说。此说概念外延似较明确,评论界运用较为统一。一般包括:文化寻根小说、荒诞小说、魔幻现实主义小说、象征小说、新写实主义小说等。另外,评论界对上述各种倾向小说的界定,只是就其某方面特征而言;因为各种倾向往往是互相交叉错杂的,要对新潮小说中任何一种倾向或样式找出非此莫属的作品例证,是极其困难的。如,刘索拉《你别无选择》,从结构叙述看,当划入意识流小说,而意象情感则属于荒诞小说;马原《冈底斯诱惑》,意象是魔幻现实主义,而剪裁经营则有结构主义特点。新潮小说较为共同的特点:〈1〉致力于小说传统模式的革新,寻求新的审美观念、对象,观照角度、叙述方式、结构意象;〈2〉把握生活视野从传统的社会、历史、政治转向文化、哲学和具有人类学意义的人本身;〈3〉突破旧的语言秩序,以自觉的意识试验新的语言编码。

为您推荐

伤痕小说

伤痕小说 : 1978年8月11日,上海《文汇报》 发表了卢新华的短篇小说《伤痕》。这篇小说是对“四人帮”推行的路线的血泪控诉。继《伤痕》之后,《神圣的使命》、《最宝贵的》、《啊!》、《惊心动魄的..

反思小说

反思小说 : 伤痕小说兴起之后,作家们没有停止于对“文化大革命”的揭露,人们把1957年后政策的失误为背景而构思的小说,称其为“反思小说”。1981年6月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新感觉派小说

新感觉派小说 : 20年代末期至30年代出现于中国文坛的一个颇有影响的小说创作流派。主要代表作家有刘呐鸥、施蛰存、穆时英、徐霞村、黑婴、叶灵凤等。1928年9月刘呐鸥创办《无轨列车》半月刊,尝试..

呐喊小说

海派小说

海派小说 : 指30年代前后适应光怪陆离的都市生活的需要而产生于上海的一种低级、庸俗的小说。“海派”一词的产生与1933年文坛的一场争论有关,那一年的10月18日的天津《大公报·文艺副刊》第8期,发..

荒诞小说

荒诞小说 : 八十年代中后期,受西方黑色幽默与荒诞文学影响和启发而产生的一种创新小说,亦属“新潮小说”中实验小说的一种样式。在西方,“荒诞”通常是存在哲学对人生境况的一种概括和对这种状况的..

小说月报

小说月报 : 1910年于上海创刊,五四运动前为“鸳鸯蝴蝶派”的刊物。1921年文学研究会成立,该刊从第12卷第1期起由沈雁冰主编,实行全面改革,成为文学研究会的主要刊物,也是第一个大型新文学刊物。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