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感觉派小说

    新感觉派小说 : 20年代末期至30年代出现于中国文坛的一个颇有影响的小说创作流派。主要代表作家有刘呐鸥、施蛰存、穆时英、徐霞村、黑婴、叶灵凤等。1928年9月刘呐鸥创办《无轨列车》半月刊,尝试写作多种形式的小说,新感觉派小说处在酝酿中。1929年9月,施蛰存、刘呐鸥等合办《新文艺》月刊,随后发表了多篇用感觉主义和意识流方法表现现代都市生活的小说。1932年5月,《现代》杂志创刊,标志新感觉派小说作为一个流派已经形成。新感觉派小说的代表作有刘呐鸥的《热情之骨》、《都市风景线》,施蛰存的《将军底头》、《石秀》、《春阳》,穆时英的《公墓》、《上海的狐步舞》、《白金的女体塑像》等。这些作品受欧美现代派,尤其是日本新感觉派的影响,用快速节奏表现大都市病态生活的一面,着重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将感觉外化,创造出具有强烈主观色彩的“新现实”。新感觉派小说在运用快速节奏以表现现代都市生活,探索现代心理分析方法,吸取意识流手法以丰富小说技巧等方面,起到了一定的开拓作用,但也表现出颓废悲观甚至色情的消极因素。

为您推荐

《新感觉派小说选》

《新感觉派小说选》:严家炎编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5月版。26万字。“中国现代文学流派创作选丛书”之一。选收施蛰存、穆时英、刘呐鸥等6位作家的23篇小说,展示这个文学流派的创作成就、基本倾向和艺术特色。新感觉..

《情绪与感觉》

《情绪与感觉》:副名:新生代诗选。邹进、霍用灵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6月版。18.3万字。《未名诗选》的姊妹篇。收中国50位青年诗人的代表作70余首。作者大多数出生在20世纪60年代,均为“朦胧诗”论争以后涌现的“新生..

新感觉派

出版时间:1992-12 新感觉派 : 日本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文学派别之一。主要指1924年10月创刊的《文艺时代》的同人作家以及其他一些与之持相同观点、探索新的文艺表现的作家们。评论家千叶龟雄曾就《文艺时代》创..

《艺术感觉论》

感觉

出版时间:1992-08 感觉 : 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感觉器官在一定强度的适宜刺激的直接作用下,会立刻将刺激的能量转化为生物电能——神经冲动。神经冲动沿传入神经到达中枢神经系统..

魔幻现实主义小说

魔幻现实主义小说 : 新时期新潮小说中一种样式。“魔幻现实主义”一词最早见于德国艺术批评家弗朗茨·罗1925年发表的研究后期现代派绘画的论著《魔幻现实主义·后期表现派·当前欧洲绘画若干问题..

伤痕小说

伤痕小说 : 1978年8月11日,上海《文汇报》 发表了卢新华的短篇小说《伤痕》。这篇小说是对“四人帮”推行的路线的血泪控诉。继《伤痕》之后,《神圣的使命》、《最宝贵的》、《啊!》、《惊心动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