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的环境

    文学作品的环境 : 围绕作品人物的、形成其性格并驱使其行动的一切外部条件的总和。它既指人物所处的社会环境,即人物所处的一定历史时期社会生活发展的某些形势和发展趋势;也指人物所处的具体生活环境,即围绕一定人物的具体的人物关系、具体物质条件和自然环境等。文学作品的环境便是这两者的有机统一,是指围绕人物的具体生活环境应体现出一定时期的社会生活发展的某些形势和发展趋势。环境和人物是互为依存的,人物总是一定环境里的人物,环境也总是围绕着一定人物的环境。人物和环境是不能分开的,离开了特定的人物,环境也就失去了围绕的主体,也就无所谓环境;离开了特定的环境,人物就没有活动的天地,就寻找不到人物思想性格形成的根源,也就无法理解人物行动的动机。因此,正如文学作品中每一个人物都有其各自的特点,每一个人物也都有着只属于他自己的环境。不但不同作品中人物的环境不同,就是同一部作品中的不同人物,围绕他们各自的环境也不相同。因为,尽管这些人物都在同一个历史背景下活动,但具体的生活环境却不可能完全相同,所以他们的环境不同。也正是因为其环境各不相同,才形成了他们各自不同的性格特征,各自不同的行为方式以及促使其选择某种行为方式的深刻的内在动机。和文学作品中的人物一样,环境也有典型环境和一般环境之分。一般环境和典型环境的区别主要指环境所体现的一定历史时期生活的本质和规律的深广程度的区别。一般环境指作品中围绕一般人物的环境,它的具体环境不够鲜明、突出,通过具体生活环境体现出来的一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的形势、趋势不很充分、深刻。典型环境是指围绕着典型人物的环境,它通过鲜明、生动、突出的人物具体生活环境,显著地、充分地、深刻地体现出一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发展的某些形势和趋势。典型环境应该比一般环境能更深刻地表现出一定时代的本质特征。参见“典型人物”。

为您推荐

《沈虎根儿童文学作品选》

《沈虎根儿童文学作品选》:沈虎根着。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1992年12月版。36万字。选收作者自50年代以来创作的儿童文学作品46篇。分为4辑:第一辑为儿童小说;第二辑为动物小说;第三辑为特写、散文;第四辑为传记文学。卷首、..

《陈伯吹儿童文学奖得奖作品集刊(10)》

《陈伯吹儿童文学奖得奖作品集刊(10)》:杜淑贞等着。少年儿童出版社1992年4月版。17.7万字。收辑1990年获得“陈伯吹儿童文学奖”的作品27篇。小说有杜淑贞的《十二岁的故事》、海笑的《那年我十六岁》等3篇;故事有石·..

《朱彦作品选》

《朱彦作品选》:朱彦着。少年儿童出版社1992年3月版。31.3万字。收辑作品15篇,分小说、童话、散文3辑,各按发表年代顺序编次。大多数作品选自单行本,结集前经作者校订。10篇儿童小说中,包括《恼恼的童话》、《哭哭和笑笑》..

《郑马作品选》

《方轶群作品选》

《方轶群作品选》:方轶群着。少年儿童出版社1992年3月版。28.4万字。收辑作者1946至1990年写作的幼儿文学作品158篇,分童话·故事、诗歌2辑。作品均注明发表时间。部分作品选自单行本,结集前均经作者校订。代表作有《聪明..

《黄衣青作品选》

《黄衣青作品选》:黄衣青着。少年儿童出版社1992年3月版。39.5万字。收辑作者1944至1991年作品176篇,分上下2卷。上卷是低幼儿童文学部分,分童话·故事、诗歌、童话剧3辑;下卷是儿童文学部分,分散文·小说、童话·神话剧2辑..

《任大霖作品选》

《任大霖作品选》:任大霖着。少年儿童出版社1991年12月版。67.6万字。收辑作者1947至1989年间创作的儿童小说、散文94篇。大部分作品根据单行本收录,结集前均经作者校订。分2卷。第一卷表现新旧社会农村生活;第二卷表现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