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的阶级性

    文学的阶级性 : 文学作品所表现的一定阶级的意识,包括一定阶级的立场、观点、态度、感情和趣味。在阶级社会里,文学的阶级性是文学的重要的社会属性。文学的阶级性是由作品所反映的生活的阶级性和作家的阶级性所决定的,这是形成文学阶级性的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在阶级社会中,社会生活里充满了各种形式的(政治的、军事的、经济的、思想的)或激烈、或和缓、或公开、或隐蔽的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因此,作为人们的社会生活的反映的文学作品,就不能不带有一定的阶级性。另一方面,文学作品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作家头脑中反映的产物,而作家又都在一定的阶级地位中生活,不管他本人愿意不愿意,他总是站在他所属的阶级地位中看问题,其思想、言论、行动都必然要受他的阶级立场、观点的影响和制约。这样,作家在创作过程中,无论是观察、体验生活,还是认识、评价生活,都不能不表现出一定阶级的意识,从而使作品带有阶级性。正如高尔基所说:“文学家是阶级的耳目与喉舌”。总之,只要是阶级社会中的文学作品,大多都带有或显或隐的阶级性。由于作家世界观的复杂性,文学反映社会生活的特殊性,文学作品的阶级性的表现又呈现出多种多样,极其复杂的情况。既有阶级性表现得比较鲜明的,如反映与社会的阶级矛盾、阶级斗争的关系比较密切的生活的作品;又有阶级性表现得比较复杂的,如交织了不同阶级思想倾向的作家的作品;还有阶级性表现得比较隐晦的作品,如作家因周围环境或艺术上含蓄、曲折的审美追求所造成的阶级性不大明显的作品。此外还有难以确定其阶级属性的,如某些离社会的阶级矛盾、斗争较远的作品,孤立地看,便很难确定它的阶级属性。还有某些抒发个人的感受、体验、情感的诗,也很难断定其阶级性。但尽管如此,就某一作家的全部创作来看,却不难断定他的阶级倾向。总之,分析文学作品的阶级性时绝不能简单化,而必须对具体作品作具体分析。

为您推荐

《陈伯吹儿童文学奖得奖作品集刊(10)》

《陈伯吹儿童文学奖得奖作品集刊(10)》:杜淑贞等着。少年儿童出版社1992年4月版。17.7万字。收辑1990年获得“陈伯吹儿童文学奖”的作品27篇。小说有杜淑贞的《十二岁的故事》、海笑的《那年我十六岁》等3篇;故事有石·..

《蒙古族儿童口头文学选编》

《蒙古族儿童口头文学选编》:舍·宝音涛克涛夫等编。内蒙古教育出版社1990年4月蒙古文版。74万字。2册。上册收入摇篮曲、绕口令、谜语、儿歌、儿童诗、斗智词、三句格言、游戏词、好来宝、格言、谚语、训词、祝词、赞..

《1979—1989上海儿童文学选》

《1979—1989上海儿童文学选》:少年儿童出版社编选。少年儿童出版社1990年1月版。53.3万字。收辑110位作家的短篇儿童文学作品,包括小说、故事、散文、报告文学、童话、寓言、诗、科学文艺、剧本,低幼文学等。分为7辑,各辑..

《中国现代儿童文学选·小说、散文卷》

《新时期儿童文学优秀作品选》

《新时期儿童文学优秀作品选》:中国作家协会湖北分会、湖北省少年儿童文学会编。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1989年3月版。25万字。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有21篇,是中国作协湖北分会评选出的“湖北省1980-1985儿童文学优秀作品”获奖..

《中国现代作家儿童文学精选》

《中国现代作家儿童文学精选》:王泉根主编。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1989年7月版。58万字。收录从20世纪初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116位作家的130件代表作品。其中包括梁启超、黄遵宪、沈心工、孙毓修等中国现代儿童..

《着名作家幼儿文学作品选》

《着名作家幼儿文学作品选》:严文井等着。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1989年4月版。42万字。分15集。已陆续出版13集,计划1995年出齐。已出版的有《小花公鸡》(严文井着)、《哈哈笑的小喜鹊》(金近着)、《小铅笔历险记》(贺宜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