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流小说

    意识流小说 : 一种著名的现代主义小说流派。本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流行于英、法、美诸国,主要代表是法国的普鲁斯特、爱尔兰的詹姆斯·乔伊斯,英国女作家伍尔芙和美国作家福克纳。其创作特点是运用自由联想、内心独白等手法,表现人物心中的意识流动状态,着重描写无意识和潜意识,刻划变态心理。“意识流”的术语首先是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提出,见于1884年他的一篇论文《论内省心理学所忽略的几个问题》。第一部意识流小说可以说是法国作家艾杜阿·杜夏丹的《月桂树被砍掉了》,它第一次运用了内心独白的技巧,表现了一个恋爱中的青年在6小时内的心绪变化。著名的意识流小说是普鲁斯特的7部15卷巨著《追忆逝水年华》,乔伊斯的《尤利西斯》,《青年艺术家的画像》和《芬尼根的苏醒》,伍尔芙《墙上的斑点》、《黛洛维夫人》、福克纳的《喧嚣与骚动》等等。

为您推荐

屏幕意识

屏幕意识 : 电视艺术创作者在进行艺术构思和艺术创作时,脑子里一定要有屏幕感,要精心追求屏幕效应,因为电视艺术创作的一切最终都要体现在电视屏幕之上。这种鲜明的屏幕感和对屏幕效应的认知与把握..

《小说审美意识》

《小说审美意识》:艾斐着。文化艺术出版社1988年6月版。35万字。用现代观念和现代方法研究小说理论、探讨小说创作的论着。从美学特质和审美意识论述小说艺术的特点与规律。融汇美学心理学和文艺学,对现实的文艺理论态..

《作家的姿态与自我意识》

《作家的姿态与自我意识》:洪子诚着。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10月版。20万字。考察80年代文学创作现象、思潮、特点。力图抓住80年代创作特征,探讨得失。重点分析作家自我意识中的感伤、寻根、忏悔、渴望等复杂的精神..

《艺术·现代意识和他的参照系》

《电视意识论》

《电视意识论》 : 刘炘著,敦煌文艺出版社1991年3月第1版。全书分为7章,分别论述了电视效益观念、电视对象观念、电视审美观念、电视系统观念、电视符号观念、电视技巧观念和电视创新观念等问题。 ..

《批评意识》

《批评意识》:[比利时]乔治·布莱着。郭宏安译。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2年6月版。24万字。作者是“日内瓦学派”的着名代表,其批评思想在欧洲和美国具有广泛的影响。他的着作很多,其中本书被公认为阐述意识批评方法论的最..

《意识流小说家伍尔夫》

《意识流小说家伍尔夫》:瞿世镜着。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年2月版。19.5万字。旨在把意识流小说代表作家伍尔夫的创作和理论探索作为一个打破传统规范、建立新型规范的文化艺术发展过程来考察。作者把比较文艺学、微观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