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镜秘府论》

    《文镜秘府论》 : 日本僧人遍照金刚所撰之中国古代文论史料。遍照金刚俗姓佐伯(一作佐伯真),名空海,遍照金刚是其法号,死后追封为弘法大师。他生活在日本平安朝前期,对佛学、文学、语言、书法、绘画均有研究。唐德宗贞元二十年(804),他以学问僧的身份参加遣唐使团,在中国留学了3年,研习佛经并中国文化。归国后,他应当时日本人学习汉语和文学的需要,依据他从中国带回的崔融《唐朝新定诗格》、王昌龄《诗格》、元兢《诗脑髓》、皎然《诗议》等书排比编纂而成《文镜秘府论》。据日人小西甚一《文镜秘府论考》推测,《文镜秘府论》完成于日本弘仁七年(816)前后。《文镜秘府论》全书分天、地、东、南、西、北6卷。大部分介绍诗歌的声律、用典、对偶等形式技巧,如天卷论音韵,地卷论体势,东卷论对偶,南卷论文意,西卷论文病,北卷论对属,也有一些篇幅如《十七势》等论及创作理论。由于该书所保存的很多论诗歌声律的材料,在中国都已散佚,所以《文镜秘府论》对于研究我国六朝至唐的诗律学、修辞学、文学批评等,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清光绪年间杨宋敬赴日本考察,注意到《文镜秘府论》,其后中国学者开始介绍。现通行本有人民文学出版社1974年版周维德点校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王利器《文镜秘府论校注》。

为您推荐

《知音》

《知音》 : 《文心雕龙》篇名,刘勰用以指善于品评作品的欣赏者和批评者。“知音”一词,源出先秦俞伯牙姜子期故事。伯牙善琴,子期善听,故谓“知音”。《文心雕龙·知音》集中论述了文艺批评的理论..

《文章流别论》

《文章流别论》 : 文学理论专著。晋挚虞撰。虞曾分类选编古代文章为《文章流别集》。 《晋书·本传》载,虞“撰古文章,类聚区分为三十卷,名曰《流别集》,各为之论,辞理惬当,为世所重”。《隋书·经..

《文心雕龙》

《文心雕龙》 : 南朝梁刘勰著。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史上的重要理论著作。《文心雕龙》成书的时间,史料无明确记载,据《文心雕龙·序志》中的材料推测,大致是南齐末年(公元498年左右),刘勰在定林寺..

叶燮

《典论·论文》

《典论·论文》 : 三国魏文帝曹丕撰。曹丕《典论》是一部学术著作,共5卷20篇,《论文》为其中之一。《典论》亡佚于北宋,《论文》由于萧统选编入《文选》而得以保存下来。《典论·论文》是中国文学..

《文赋》

《文赋》 : 西晋陆机作,是古代文学理论批评史上第一篇系统论述创作理论的专著。《文赋》的写作时间,历来说法不一。一是以杜甫《醉歌行》中“陆机二十作《文赋》”为据,断定是祟机青年时代所作;再..

《物色》

《物色》 : 《文心雕龙》篇名,刘勰用以指客观外物。刘勰继承了《礼记·乐记》以来的“感物说,”认为作家的主观情思是外物感发的结果。在《明诗》篇中,刘勰提出:“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