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论·论文》

    《典论·论文》 : 三国魏文帝曹丕撰。曹丕《典论》是一部学术著作,共5卷20篇,《论文》为其中之一。《典论》亡佚于北宋,《论文》由于萧统选编入《文选》而得以保存下来。《典论·论文》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第一篇文学批评专论。在曹丕之前,虽也有人撰文谈到诗歌文学,但多是就一部分、一篇文章或某种文体立论,《典论·论文》则是把整个文学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论文》高度强调了文章的作用与意义,认为是“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是以古之作者,寄身于翰墨,见意于篇籍,不假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曹丕在给王朗的信中,曾说他之所以写作《典论》及诗赋,就是为了借文章篇籍扬名不朽。这在客观上提高了文学的地位,肯定了文学的独立价值。曹丕还提出了“文以气为主”的重要命题:“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譬诸音乐,曲度虽均,节奏同检,至于引气不齐,巧拙有素,虽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曹丕说的气,指的是作家诸精神因素的总和。把“气”的概念引入文学批评,曹丕是第一人。“文以气为主”完整地概括了文学作品与创作主体之间的关系,强调了作家的精神气质对于创作的主导作用。《典论·论文》对文体作了进一步的划分,并指出了不同文体各自的特征:“夫文本同而末异,盖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这里曹丕突出了诗赋艺术形式美的特征。曹丕对文体和文体风格的划分,开了后世文体论的先河。对批评的方法原则的探讨,也是《典论·论文》的重要内容之一。曹丕首先批评了“文人相轻”的不良倾向,指出形成这种倾向的原因“各以所长,相轻所短”,和“暗于己见,谓己为贤。”曹丕还批评了当时文坛上存在的“贵远贱近,向声背实”的倾向,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正确的批评方法:“审己以度人,”即全面认识自己的长处和短处,然后用同样的态度对待别人。在《论文》中,曹丕对建安七子作品的批评,便体现了这一原则。

为您推荐

《论文学艺术作品的认识》

《论文学艺术作品的认识》 : 波兰美学家英伽登的代表著作,出版于1937。曾出版了德文的增订本(1968)和英文译本(1973)。它与作者的另一著作《文学的艺术作品》构成姊妹篇。后者主要讨论文学艺术作品..

《从文学与社会制度的关系论文学》

《从文学与社会制度的关系论文学》 : 法国女作家、文艺理论家斯达尔夫人著。简称《论文学》。发表于1800年。作者在序言中说明自己的任务是要“考察宗教、风俗和法律对文学的影响,反过来也考察后者..

《论文偶记》

《论文偶记》 : 论文著作。清刘大櫆撰。刘字才甫,一字耕南,号海峰,安徽桐城人。刘大櫆是桐城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论文偶记》是他论述古文写作的结集之作。和方苞的义法说兼重内容形式不同,刘大..

《中国民间文学论文选》

论文学(诗歌)

论文学:苏联俄罗斯作家高尔基著。他是无产阶级文学和苏联文学的奠基人,热情关注诗歌发展,亲自主编《诗人丛书》,评论诗人及初学写作者的作品。在《论文学》中,收入《谈谈〈诗人丛书〉》、《论语言》、《论初学写作者》..

法国作家论文学(诗歌)

法国作家论文学:本书是法国从1914至1982年的文学论著选编合集。其中收入《纯诗》(保尔·瓦莱里)、《诗歌是艺术》(保尔·克洛代尔)、《关于诗的思考》(彼埃尔·勒韦尔迪)、《诗选〈诗人的荣誉〉序言·第1集》(保尔·艾..

普希金论文学(诗歌)

普希金论文学:俄国诗人普希金(1799—1837)著。本书从他的著作、书信和谈话中,辑录了关于艺术与社会、作家的任务、文学的人民性和民族特点、艺术和现实、作诗的技巧、创作过程、语言和风格、文学批评等问题的论述。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