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勃罗留波夫

    杜勃罗留波夫 : 俄国革命民主主义者、政治评论家和文艺批评家。出生于神父家庭。1853年入彼得堡中央师范学院学习。受赫尔岑、别林斯基、费尔巴哈思想的影响,成为坚定的无神论者,创办手抄刊物《传闻》,宣传革命。大学毕业后参加《现代人》杂志编辑工作,并担任《口笛》讽刺副刊主编。他发表过大量的文艺评论,主要的有《论俄国文学发展中人民性渗透的程度》、《什么是奥勃洛摩夫性格》、《黑暗王国的一线光明》、《真正的白天何时到来?》等。他在文艺观上是个坚定的唯物主义者,以文艺批评作为社会政治斗争的武器,强调文学的“神圣使命”就是“为改善社会这个事业而服务”。为此,他猛烈批判“为艺术而艺术”的文艺思想,主张文学应反映生活发展的主要趋向,回答时代提出的尖锐问题。他坚持文学的现实主义精神,要求作家按照生活的本来面貌揭示生活的本质,发挥教育人民和改造社会的作用。他对文学的人民性问题、真实性问题和典型化原则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在文学批评上,他反对以抽象的“永久法则”去评价作品,认为评价作品也必须按照现实生活发展的特点去评价,强调批评的真正任务就在于“阐明艺术家创作里面所隐藏的意义”,帮助读者理解作品。他虽然从事文学批评只有短短的5年时间,但他以顽强的斗争精神,精深的思想,为捍卫和发展俄国现实主义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为您推荐

万斯洛夫

万斯洛夫 : 苏联当代美学家、苏联艺术科学院造型艺术理论和历史研究所的副所长。他特别重视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在美学上的指导意义。在美的本质问题上,他认为美是社会—历史的,而不..

巴赫金

巴赫金 : 苏联文艺学家、艺术理论家。毕业于彼得格勒大学语文系。1920年开始从事文学工作。著有论述叙事诗、长篇小说、艺术形式、内容和语言等历史及理论方面的著作,阐述诗学范畴的哲学意义(包括..

爱默生

爱默生 : 美国思想家、诗人和文艺批评家。超验主义代表人物。生于波士顿的一个牧师家庭,毕业于哈佛学院和哈佛神学院。做过牧师,后离职到欧洲旅行,与柯勒律冶、华兹华斯、卡莱尔交往甚密,深受英、..

别林斯基

黑格尔

黑格尔 : 德国绝对唯心主义者,最后一位现代伟大哲学体系创始人。生于斯图加特。大学毕业后任家庭教师。1801年起历任耶拿大学讲师,海德堡大学教授,柏林大学教授。一度受康德宗教思想影响,以宗教为..

德里达

德里达 : 法国后结构主义哲学家、文学理论家、符号学家。曾在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学习,后任该校哲学系教授。他围绕语言文字问题批判了索绪尔、列维—斯特劳斯等结构主义代表人物,并由此出发攻击西方..

罗伯—格利叶

罗伯—格利叶 : 法国小说家、文艺理论家,“新小说派”的创始人和重要代表作家。毕业于巴黎国立农学院,曾以农业师身份任职于国家统计局和殖民地区瓜果蔬菜研究院。50年代初开始发表作品,1955年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