骈文

    骈文 : 文体名。起于汉、魏,成形于南北朝,句式以四字对、六字对的骈偶句为主,讲究声律、用典、藻饰。又叫“骈俪文”。排比对偶的修辞手法,先秦诗文中已有,两汉应用遂广,到南北朝时期,形成了骈文这种与散体相区别的独立文体,但四、六字句中常常夹有杂言,到唐代,骈文的句式更趋规整,通常为全篇四、六字句,故又称“四六文”。骈文讲究文章句法结构相互对称,词语对偶,讲究声韵上的音律和谐,具有一定的艺术形式美,但往往束缚思想内容的表现。中国文学史上的优秀骈文有鲍照的《芜城赋》,借古喻今,反映了兵乱给社会带来的灾祸。江淹的《别赋》写各种不同身份的人们的“黯然销魂”的离别,感染力皆很强。庾信的《哀江南赋》怀念故国,自悲身世,反映了一定的历史史实。王勃的《滕王阁序》辞采华美,音调铿锵,为历代人所激赏。

为您推荐

《历代骈文名篇注析》

《历代骈文名篇注析》:谭家健主编。黄山书社1988年11月版。33万字。选录自汉至清历代骈文名作58篇。介绍骈文发展和演变的概貌,论述骈文在不同时期的不同特点。每篇选文均有简要注释和评析。评析简介作家生平、写作背景..

《魏晋南北朝骈文选注》

《魏晋南北朝骈文选注》:熊永谦选注。贵州人民出版社1986年12月版。26万字。收录骈文20篇。有《陈情表》、《北山移文》、《与陈伯之书》、《与朱元思书》和《哀江南赋序》等。每篇文章,先介绍作者生平,再述每篇题旨,然后..

《骈文类纂》

《骈文类纂》:文集。清王先谦(1842-1917)编。四十六卷。先谦字益吾,晚号葵园老人,学者称葵园先生,湖南长沙人。同治进士,授编修,官至江苏学政。任满引疾归里,主讲南菁、思贤、岳麓、城南等书院。清亡后,改名遯,从事古籍和历史文..

骈文

骈文_

骈文:中国魏晋以后产生的以字句两两相对而成篇章的一种文体。又称骈俪文:。南北朝是骈文的全盛时期。“骈文”或“骈俪文”的名称出现颇晚。清代李兆洛《骈体文钞序》云:“自秦迄隋,其体递变,而文无异名;自唐以来,始有古文之..

骈文

骈文 : 魏晋以后产生的一种新文体。又称骈俪文。南北朝是骈体文的全盛时期。"骈文"或"骈俪文"的名称,出现颇晚。清代李兆洛《骈体文钞序》说:"自秦迄隋,其体递变,而文无异名;自唐以来,始有`古文`之目,而目六朝之文为..

扬州骈文派

扬州骈文派 : 此派在骈文创作,尤其是理论上取得了突出成就,代表作家有凌廷堪、江藩、汪中和阮元等。随着乾嘉间汉宋之争的迅速蔓延,文章领域的骈散之争也较为激烈。清初至乾嘉时代的古文家多轻视骈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