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蕙风词话》

    《蕙风词话》 : 词话。清末民初况周颐著。原名周仪,字夔笙,号蕙风。广西临桂人。以词名世,为“晚清四大家”之一。《蕙风词话》5卷,是他论词之作,也是常州词派后期词论的重要著作之一。《蕙风词话》论词,强调词的韵味、境界,认为词须“有味、有韵、有境界”。“以性灵咏物,以沈著之笔达出,斯为无上上乘。”况周颐因此重视“词心”,即词人对客观景物的特殊感受,“词心”是发自天性的,“非可强为,亦无庸强求。”词作者以词心为主,辅以读书阅历,便不难写出好词。在词风上,况周颐主张“重、拙、大”。所谓“重”,即是表现在气格上的“沉著”;“拙”,是表现方法上的浑朴;“大”,则是境界笔力上的“大气真力”。这和陈廷焯的“温厚沉郁”说颇有相通之处。“重、拙、大”的提出,对于词境的开拓无疑是有积极意义的。不过与此同时,况周颐又主张“词境以深远为至”,认为“词有穆之一境,静而兼厚、重、大也”,则又将词导向远离现实。有人民文学出版社《蕙风词话》、《人间词话》合刊本。

为您推荐

《白雨斋词话》

《白雨斋词话》 : 清陈廷焯撰。陈字亦峰,江苏丹徒人。所著《白雨斋词话》,为常州词派后期词论的重要著作。陈廷焯发展了张惠言、谭献等人的词学理论,提出“本诸风骚,正其情性,温厚以为本,沉郁以为..

渚山堂词话(诗歌)

渚山堂词话:明陈霆(约1515年前后在世)撰,今人王幼安校点,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年4月刊行(与《词品》合编为一册)。陈霆,字永南,一字声泊,德清人。共15则,附录《吴兴丛书》跋语和校点后记。《四库全书》“提要”说此书:“..

白雨斋词话(诗歌)

白雨斋词话:清陈廷焯(1853—1892)撰,今人杜维沫校点,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10月刊行。陈廷焯,字亦峰,清江苏丹徒人。是常州词派代表性的词论专著,主张作词贵在“有所感”,“有所寄托”,反对无病呻吟,也反对“一直说去,..

人间词话(诗歌)

《人间词话》新注(诗歌)

《人间词话》新注:近人王国维著,今人滕咸惠校注,齐鲁书社1981年11月刊行。上卷系根据《人间词话》原稿整理,下卷辑录《人间词话》以外的零星论词语。“校”说明与通行本文字比较重要的不同之处;“注”是参照旧注加以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