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益 : 唐代诗人。字君虞,陇西姑臧(今甘肃武威)人。大历四年(769)进士,授郑县尉。以久不升迁,弃官而去。浪迹燕、赵间,幽州节度使刘济任为从事。不久,历西北边地,参佐戎幕。宪宗闻其名,召为秘书少监,集贤殿学士。因恃才傲物,为众人不容,降为散秩。不久复旧职,任侍御史。官终礼部尚书。工诗,与李贺齐名。尤以七言绝句见长。每一诗成,乐工争相谱入乐府,被时人广为传唱。这些诗多抒写边地士卒久戍思归的心情,以及个人的抱负和牢骚,情调虽偏于感伤,但塑造形象完整丰富,韵味含蓄深长,加之音韵的婉转和谐,语言的精炼自然,使他的作品颇受后人赞誉。明胡应麟《诗薮》说:“七言绝,开元之下,便当以李益为第一,如《夜上西城》、《从军北征》、《受降》、《春夜闻笛》诸篇,皆可与太白、龙标竞爽,非中唐所得有也。”这种看法代表了后世对其七言绝句的评价。其他诗体也偶有佳作。如《从军夜次六胡北饮马磨剑石为祝殇辞》,杂用屈原、李白的浪漫主义手法写为阵亡将士招魂的长歌;五律《喜见外弟又言别》,虽非边塞诗,但能用白描手法和质朴的语言,反映出当时的社会离乱,颇有特色。今存《李益集》2卷,辑入朱警《唐百家诗》和黄贯曾《唐二十六家诗》。又有《李君虞诗集》2卷,辑入《唐诗百名家全集》。《全唐诗》编其诗为2卷。
- 欢迎来到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