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戏曲的一种。
流行于四川东北和北部一带。由“跳灯”发展而来。以唱为主,很少大段说白,唱腔质朴明快,富有民歌特色。表演较接近生活,多跳跃性舞蹈动作,具有轻松自由、活泼开朗的特点。
其传统剧目一般都是生活气息浓厚、具有地方特色的小戏,可分为“正灯”、“浪浪灯”和“地灯”三类。内容多以民间传说、农村生活为题材,如《水淹蓝桥》、《山伯与英台》、《请长工》等。
地方戏曲的一种。
流行于四川东北和北部一带。由“跳灯”发展而来。以唱为主,很少大段说白,唱腔质朴明快,富有民歌特色。表演较接近生活,多跳跃性舞蹈动作,具有轻松自由、活泼开朗的特点。
其传统剧目一般都是生活气息浓厚、具有地方特色的小戏,可分为“正灯”、“浪浪灯”和“地灯”三类。内容多以民间传说、农村生活为题材,如《水淹蓝桥》、《山伯与英台》、《请长工》等。
四川通志:地方通志。(1)清雍正十一年(1733)四川总督黄廷桂等修纂。47卷,鉴于明修《四川总志》谬误甚多,肆力补正,为本省第一部内容翔实、体制得宜的通志。原刻藏北图和中科院图书馆。收入四库全书,有1987年上海古籍影印本..
四川省图书馆:省级综合性公共图书馆。前身是1940年建立的四川省立图书馆,建国后更名为川西人民图书馆,1952年称现名。馆址在成都市。藏书350余万册。线装古籍中有1764部列入全国善本。本省方志的不同版本收罗较完备,古代..
四川大学图书馆:综合性大学图书馆。由成都高等师范学校、成都大学、成都师范大学的图书馆合并而成。其藏书可追溯到清末的尊经书院藏书。建国后接受成都理学院等十所高校的图书。现有藏书190万册。以先秦史、唐宋文学..
《四川汉代画像石》:高文编。巴蜀书社1987年2月版。汉代的画像石是中国古代造型艺术中的宝贵遗产,以其题材广泛、形式多样、雕刻精良、保存完好而驰誉中外。四川是中国汉代画像石最集中的地区之一,历来受到学术界与美术..
《中国美术全集·雕塑编·四川石窟雕塑》:李巳生、王家祐主编。人民美术出版社1988年6月版。12万字。200幅图。本卷汇集了四川石窟雕塑珍品近200件,其中绝大多数是首次发表,弥补了雕塑史中某些重要的缺环。四川石窟造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