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出夏门行》

    《步出夏门行》 : 乐府《相和歌辞·瑟调曲》篇名。夏门为汉代洛阳北面西头的城门。古辞为五言14句,内容写游仙者的经历。魏曹操借此题写新辞,创制成“艳”(序歌)与“观沧海”、“冬十月”、“土不同”、 “龟虽寿”四解合成的组歌,作于建安十二年(207)曹操征乌桓时。其中尤以“观沧海”与“龟虽寿”最为著名,表现作者自强不息、老当益壮的进取精神与豪迈气概。诗风雄浑苍劲,音韵铿锵有力,境界深沉开阔。诗中“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等句已成千古名句。据《乐府诗集》中《陇西行》题解,《陇西行》“一曰《步出夏门行》”。此篇古辞中的结尾四句亦与《陇西行》古辞首四句同,而其他内容颇不一致。

为您推荐

《董逃行》

《董逃行》 : 乐府《相和歌辞·清调曲》篇名。乐府古辞。共5解。原辞写上山求长生不老的仙术之事。而晋陆机、南朝宋谢灵运所作则写及时行乐。晋傅玄《历九秋篇》12章,叙夫妇别离之思,亦题为《董逃..

《猛虎行》

《猛虎行》 : 乐府《相和歌辞·平调曲》篇名。《乐府诗集》题解中载有古辞四句:“饥不从猛虎食,暮不从野雀栖。野雀安无巢?游子为谁骄?”赞美游子的洁身自好。但《乐府诗集》所载《猛虎行》中没有..

《薤露、蒿里》

《薤露、蒿里》 : 乐府《相和歌辞·相和曲》篇名。相传原为流行于齐国东部(今山东东部)的歌谣,两曲皆为挽歌,在出殡时由挽柩者所唱。薤为韭类植物,“薤露”喻人生命之短促,犹如薤上的露水,转瞬即逝..

《陇西行》

《短歌行》

《短歌行》 : 乐府《相和曲辞·平调曲》篇名。古辞已亡。《乐府诗集》引《古今乐录》曰:“王僧虔《技录》云:《短歌行》‘仰瞻’一曲,魏氏遗令,使节朔奏乐,魏文制此辞,自抚筝和歌。……此曲声制最..

《豫章行》

《豫章行》 : 乐府《相和歌辞·清调曲》篇名。乐府古辞,惟中缺13字。内容写豫章山上的白杨树被人砍伐,树干成为洛阳宫中建材,树根仍在豫章山,叙说根株分离之苦。后人作此题,则多写离别之悲。晋傅玄..

《蜀道难》

《蜀道难》 : 乐府《相和歌辞·瑟调曲》篇名。古辞已亡。后人所作多写入蜀(今四川)之道的艰险。其中尤以唐李白的一首最为著名。李白诗以变幻莫测的笔法,雄奇奔放的风格,参差跌宕的句式,尽情渲染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