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体 : 晚清兴起的散文体裁。戊戌变法前后,陈荣衮、裘廷梁等提出语文合一的文体改革主张,要求推行白话,废止文言。白话小报在长江下游各省纷纷出现。顺应这一趋势,梁启超以“文体革命”的口号加以提倡。他的散文发展冯桂芬、王韬的作风,打破传统古文的格局,平易畅达,感情奔放,成为白话文的开风气者。一时文学界竞相效法,号称新文体。对后来散文的发展影响深远。
- 欢迎来到文学网!
新文体 : 晚清兴起的散文体裁。戊戌变法前后,陈荣衮、裘廷梁等提出语文合一的文体改革主张,要求推行白话,废止文言。白话小报在长江下游各省纷纷出现。顺应这一趋势,梁启超以“文体革命”的口号加以提倡。他的散文发展冯桂芬、王韬的作风,打破传统古文的格局,平易畅达,感情奔放,成为白话文的开风气者。一时文学界竞相效法,号称新文体。对后来散文的发展影响深远。
《文体明辨序说》:明·徐师曾着。罗根泽校点。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8月版。8万字。84卷。采取吴讷《文章辨体序说》加以补充修订而成。共分127体,对各体加以解说。卷首有《文章纲领》,辑录历代作家论诗论文片断。其强分..
《茅盾文体论初探》:李标晶着。厦门大学出版社1991年5月版。12万字。系统论述茅盾关于各类文学文体特点和发展流变的理论。分小说、散文、诗歌、戏剧和儿童文学等几种文体进行阐述。小说理论是全书的重点,分为5个部分:一..
文体说(四科八种说):曹丕的《典论?论文》分文章为四科八种。这是一种风格上的不同。而决定这种风格差异的,有的是从内容上说的,有的则是从形式上说的,并不是从一个标准出发来分的。这标志着文体分类及特征的研究发展到了一..
语丝文体: 因语丝社成员创作的共有共同特征的散文而得名。语丝社得名于1924年11月在北京创刊的《语丝》周刊,由《语丝》主要馔稿人组成,主要代表人物有周作人、鲁迅、林语堂、钱玄同、孙伏园、俞平伯、刘半农等。《语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