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文学论争

    革命文学论争 :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围绕着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倡导爆发的一场论战。1928年初,创造社和太阳社首先开始倡导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当时的创造社除郭沫若、成仿吾等人外,还有刚从日本回国的李初梨、冯乃超、彭康等。太阳社是1928年初成立的革命文学团体,主要成员有蒋光慈、钱杏邨、孟超等。创造社和太阳社以他们创办的《创造月刊》、《文化批判》、《太阳月刊》等刊物为主要阵地,开始倡导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当时,倡导者的主要文章有:郭沫若的《英雄树》,成仿吾的《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蒋光慈的《关于革命文学》,李初梨的《怎样地建设革命文学?》等。他们论述了文学的阶级性,强调文学是阶级斗争的武器,阐明了无产阶级革命文学产生的社会原因和承担的历史使命。他们还对文学与政治、文学与阶级、作家的世界观与创作等一系列问题阐述了见解。他们要求作家“努力获得(无产)阶级意识”,“克服自己的小资产阶级的根性”,作家的创作“要以农工大众为我们的对象”(《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倡导,立即在文艺界引起强烈反响。但是,革命文学的倡导者的思想当时大多处在由小资产阶级向无产阶级转变的过程中,尚未很好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存在片面性和绝对化的倾向。同时,由于受到当时国内外社会主义思潮中“左”的倾向的影响,他们对于中国革命的性质和任务的分析存在某些偏差。反映在革命文学的主张上,夸大文艺的社会功能,忽视文艺的特性,忽视作家世界观改造的艰巨性。他们首先把批判的矛头指向鲁迅等进步作家,把“五四”新文学当成资产阶级文学而予以否定,认为对鲁迅、叶圣陶、郁达夫等作家都有进行批判的必要。他们不但把鲁迅当作“时代的落伍者”,资产阶级“最良的代言人”,而且说鲁迅是“封建余孽”,“对于社会主义是二重的反革命。”他们对鲁迅等人发动的批判,引起了新文学阵营内部历时一年有余的论争。鲁迅对于革命文学,持完全肯定的态度。他批评创造社和太阳社的,除他们在革命形势、革命对象等问题上的模糊认识外,主要是他们倡导无产阶级革命文学时离开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而“各各以意为之”的地方,他强调不能忽视文艺的特性,革命文学要有充实的内容和上达的技巧,同时还着重指出了倡导者某些成员以无产者自居,忽视世界观改造的缺点。此外,革命文学倡导者与茅盾之间,围绕着革命文学创作等问题开展了论争;创造社与太阳社少数成员之间也为谁最早提倡革命文学的问题发生过争执。革命文学的倡导,一开始就受到文艺界各种对立的派别中某些文人的反对。革命文学论争的双方发现了革命文学的真正反对者,转而共同反击反对者。中国共产党对论争的双方都做了细致的思想工作。1929年上半年,这场论争基本结束。这场论争扩大了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影响,促进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传播。

为您推荐

《沈虎根儿童文学作品选》

《沈虎根儿童文学作品选》:沈虎根着。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1992年12月版。36万字。选收作者自50年代以来创作的儿童文学作品46篇。分为4辑:第一辑为儿童小说;第二辑为动物小说;第三辑为特写、散文;第四辑为传记文学。卷首、..

《陈伯吹儿童文学奖得奖作品集刊(10)》

《陈伯吹儿童文学奖得奖作品集刊(10)》:杜淑贞等着。少年儿童出版社1992年4月版。17.7万字。收辑1990年获得“陈伯吹儿童文学奖”的作品27篇。小说有杜淑贞的《十二岁的故事》、海笑的《那年我十六岁》等3篇;故事有石·..

《蒙古族儿童口头文学选编》

《蒙古族儿童口头文学选编》:舍·宝音涛克涛夫等编。内蒙古教育出版社1990年4月蒙古文版。74万字。2册。上册收入摇篮曲、绕口令、谜语、儿歌、儿童诗、斗智词、三句格言、游戏词、好来宝、格言、谚语、训词、祝词、赞..

《1979—1989上海儿童文学选》

《中国现代儿童文学选·小说、散文卷》

《中国现代儿童文学选·小说、散文卷》:少年报社编。江苏人民出版社1991年8月版。31.7万字。收“五四”到建国前夕出版或发表的小说和散文55篇,按写作或发表年月先后编排。所选作品,多为较有特色或较有代表性的篇章。如反..

《新时期儿童文学优秀作品选》

《新时期儿童文学优秀作品选》:中国作家协会湖北分会、湖北省少年儿童文学会编。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1989年3月版。25万字。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有21篇,是中国作协湖北分会评选出的“湖北省1980-1985儿童文学优秀作品”获奖..

《中国现代作家儿童文学精选》

《中国现代作家儿童文学精选》:王泉根主编。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1989年7月版。58万字。收录从20世纪初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116位作家的130件代表作品。其中包括梁启超、黄遵宪、沈心工、孙毓修等中国现代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