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新文学

    台湾新文学 : 是整个中国现代文学不可分割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运动的影响下诞生发展起来的。
20年代初到20年代末是台湾文学的奠基时期。1921年,台湾的进步知识分子和开明绅士在本岛成立了“台湾文化协会”,标志着当地民族解放斗争进入了以政治和文化启蒙运动为主的新阶段。不久,台湾新文学运动的先驱们提出了普及白话文的口号,并随之出现普及白话文的实践活动,台湾新文学的序幕就此拉开。1924年前后张我军等人开始介绍大陆各地的新文学作品和运动情况,随及台湾产生了白话文学作品,张我军1925年12月出版了台湾新文学史上第一部新诗集《乱都之恋》。1926前后,赖和创作了一系列的白话小说、散文和新诗。他的作品广泛描写了台湾各阶层人民的生活,揭露了日本殖民统治者的罪恶,展现了台湾人民的痛苦遭遇,歌颂了他们的不屈和反抗。赖和的创作确立了第一面台湾新文学反帝反封建的旗帜,标明了台湾新文学社会写实的方向。赖和被称为“台湾新文学之父”,他真正奠定了台湾新文学的基础。进入30年代,台湾新文学得到迅速发展,先后出现了“台湾艺术作家协会”、“南音社”、“台湾艺术研究会”、“台湾文艺协会”等众多的文艺社团及文艺刊物,并产生了陈虚谷、杨逵、毓文、巫永福、王锦江等一大批新文学作家,使台湾新文学展现出空前繁荣的局面。其中杨逵的小说创作既控诉了黑暗的人生,又唤起人们的信心和希望,无论在思想还是艺术上都把台湾新文学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1937年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打断了台湾新文学运动的继续发展。日本殖民统治者镇压进步文艺运动,推行“皇民化”运动。这一时期尽管也出现了象吴浊流这样坚持民族气节、鞭挞民族败类、揭露殖民统治者的作家及其作品,但总的讲,台湾新文学遭到了日本殖民统治者的严重破坏。1945年10月25日台湾光复后,台湾的文学向着另一个历史阶段发展了,台湾新文学就此结束。

为您推荐

《台湾轶事》

《台湾轶事》:聂华苓着。北京出版社1980年3月版。8.7万字。短篇小说集。作者为美籍华裔女作家,本书收其1949-1964年在台湾所写的10篇作品。在这些作品中,作家以写实主义手法,塑造了各种不同性格的人物形象,抒写青年人的情趣,..

《台湾女作家爱情散文选》

《台湾女作家爱情散文选》:徐学编。百花文艺出版社1992年12月版。16万字。选37位台湾女作家的爱情散文49篇。包括琦君、罗兰、张秀亚、胡品清、刘静娟、张晓风、三毛、李昂、苏伟贞、简等人的作品。描写初恋的悸动,刻骨..

《台湾爱国怀乡诗词选》

《台湾爱国怀乡诗词选》:巴楚编。时事出版社1981年5月版。9.9万字。选辑台湾报刊发表的诗词117首。作者有于右任、叶公超、张大千、巫永福、余光中、钟鼎文、胡品清等百余人。所收作品题材多样、各具特色,有的向往祖国大..

《首批大陆记者台湾纪行》

《台湾散文选》

《台湾散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部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12月版。13.2万字。辑入32篇作品。选自台湾省六七十年代出版的书刊。全书内容丰富,有的抒发台湾同胞思乡怀故之情,如林文煌的《故园情》、邓荣坤的《秋雨》..

《客从台湾来》

《客从台湾来》:史铮主编。华艺出版社1990年9月版。14万字。台湾同胞回大陆探亲的纪实文集。所收52篇文章,不少是台胞口述或自己撰写的。一位83岁的台胞病倒在列车上,列车长联系沿途医院全力抢救终于使其脱险;台湾曲小姐..

台湾语言源流

出版时间:1992-11 台湾语言源流 : 方言学著作。丁邦新著。中国台湾1968年初版。学生书局1979年、1980年分别出2、3版。丁邦新,中国当代语言学家。台湾大学中文系教授。全书共分7章,127页。第1章概述汉语和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