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文艺》

    《抗战文艺》 : 现代文艺杂志。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总会会刊。1938年5月4日创刊于汉口。“抗战文艺编辑委员会”编辑,编委会由当时文艺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各方面代表作家王平陵、田汉、朱自清、老舍、成仿吾、郁达夫、姚蓬子、夏衍、陈西滢、胡风、罗荪等33人组成。经常撰稿人有郭沫若、茅盾、老舍、郁达夫、姚雪垠等。该刊创办之初为三日刊,后相继改为周刊、半月刊、月刊和不定期刊,迄1946年5月4日第10卷第6期终刊止,共计出版72期。出版地点始于武汉,武汉沦陷之后,于1938年10月8日迁至重庆。《抗战文艺》是贯穿抗战时期始终的唯一的全国性大型文艺刊物。其中心任务是“首先强固起自己阵营的团结,扫清内部一切纠纷和磨擦,小集团观念和门户之见,而把大家的视线一致集注于当前的民族大敌;”“其次把文艺运动和各部门的文化的艺术的活动作密切的机动的配合,谋匀衡的普遍的健全的发展。”目的在于建立和巩固“文艺的国防。”(《抗战文艺》发刊词)。《抗战文艺》坚持创作与评论并重的编辑方针,而且始终注重文艺信息的报道和各地文艺动态的交流。该刊发表的作品紧密配合军民抗日的爱国行动,具有通俗热烈、迅速反映现实的特色,如以群的《台儿庄一勇士》,鲁彦的《炮火下的孩子》。在文艺理论上,《抗战文艺》强调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与梁实秋的“与抗战无关”论进行了斗争。在每期的“文艺简报”栏目中,该刊及时报道了包括延安敌后根据地以及沦陷区等各地文艺界的重大活动,为抗战文艺的信息交流做出了积极贡献。《抗战文艺》在八年的动乱岁月中,紧密依靠革命进步作家,团结拥护抗战的爱国作家,战胜了经济、政治各方面的重重困难,“成为全国文艺工作进行中的道标。”(《抗战文艺》发刊词)抗战胜利后,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易名为中华全国文艺界协会,《抗战文艺》随之停刊,另行编辑《中国作家》出版。

为您推荐

《抗战诗歌史稿》

《抗战诗歌史稿》:苏光文着。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年12月版。24万字。分上、中、下篇:“诗坛巡礼”、“诗人诗派举要”、“旧诗新话”。论述抗日战争时期的诗歌及诗人。上篇“诗坛巡礼”论述抗战时期中国现代新诗发展概貌..

《郁达夫抗战诗文抄》

《郁达夫抗战诗文抄》:郁达夫着。王孙等编。福建人民出版杜1982年12月版。16万字。选收120篇,分为4辑:一、诗歌,55首;二、散文,8篇;三、文艺评论,30篇;四、政论,27篇。所收诗文大多为1949年后首次发表,反映了作者在艰苦条件下从..

《山西抗战文学史》

《山西抗战文学史》:屈毓秀、石绍勋等着。北岳文艺出版社1988年2月版。35万字。分3编。一、抗战文学的兴起(1937.7-1939.12),记述抗日战争爆发后八路军东渡黄河,在山西建立革命根据地,发动群众,组织群众,开展抗日,革命的文艺工..

《中国抗战文艺史》

抗战文选

出版时间:1989-10 抗战文选 : 谢嘉珍主编。1980年8月10日由台湾长桥出版社出版。文选共8册,按抗日战争爆发之日,每年分别编成1册。每册书前有陈纪滢写的同一篇书《序》,近10页本年度抗战新闻图片,书后附该年度..

抗战时期的现代小说

出版时间:1989-10 抗战时期的现代小说 : 评论集。尹雪曼著。1980年7月台湾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初版。本书除《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编印缘起》、《本书作者》、《本书题记》外,包含 《抗战时期的小说创作》、《..

抗战时期沦陷区文学史

出版时间:1989-10 抗战时期沦陷区文学史 : 评论集。刘心皇著。1980年5月台湾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初版。书前附有《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编印缘起》、《本书作者》、《本书题记》、前言。内文分为3卷。第1卷《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