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里的日常生活》

    《区里的日常生活》 : 苏联作家奥维奇金的特写,发表于1952年。它通过苏联某区委第一书记博尔佐夫和第二书记马尔滕诺夫的冲突揭露了现实生活中的尖锐矛盾。一些农庄没有得力的领导,生产处于瘫痪。博尔佐夫是典型的官僚主义者,只关心上级下达的任务、指标。为自己捞取荣誉。对下发号施令,瞎指挥,不关心农民生产的积极性,苛收完成任务好的集体农庄的劳动成果,对落后的农庄束手无策。他与劳动英雄玛莎·格罗莫娃结婚也出于赶时髦:娶女劳模、先进工作者为妻。马尔滕诺夫正视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深入实际,想办法,促进生产。他与第一书记的矛盾发展到势不两立的地步。一天,玛莎请他到家里作客,想了解他与丈夫之间矛盾的原委。马尔滕诺夫坦率地亮了自己的看法,认为博尔佐夫不适合做党的工作,若要把区里的工作搞好必需更换第一书记。但博尔佐夫认为马尔滕诺夫争权,排挤他。特写冲破了文学创作的“无冲突论”,被视为苏联文学新时期的“第一只春燕”。

为您推荐

《总工程师的日常生活》

《总工程师的日常生活》:何卓琼着。花城出版社1985年12月版。14万字。收辑系列中篇小说3部及短篇小说《呵,太平洋的锋面》。系列中篇《电流越过边境》、《总工程师的日常生活》、《查理和他的煞星》以新颖的角度、雄浑..

日常审美化

“日常审美化”是由英国社会学家迈克·费瑟斯通首次明确构造的。关于“日常审美化”,迈克·费瑟斯通的三种含义最具有概括性:即消解艺术与日常生活间界限的艺术亚文化,将生活转化为艺术作品的规划,充斥于当代社会日常生活..

《区里的日常生活》

《区里的日常生活》 : 苏联作家奥维奇金的特写,发表于1952年。它通过苏联某区委第一书记博尔佐夫和第二书记马尔滕诺夫的冲突揭露了现实生活中的尖锐矛盾。一些农庄没有得力的领导,生产处于瘫痪。..

诗歌生活(诗歌)

生活的牧歌——论艾青的诗(诗歌)

生活的牧歌——论艾青的诗:晓雪著,作家出版社1956年出版,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4月再版。内收诗论3篇,是我国建国初期关于艾青的一本重要诗论。作者比较全面探讨艾青的诗歌创作,评价他的成就和贡献,又指出他在当时创作..

《儿童生活》

《儿童生活》:【写作年代1】:1871【写作年代2】:1871美国诗人约翰·格林利夫·惠蒂尔编纂的诗集。入选的主要标准是结构简单但又具有一定的文学性,一方面不至使人感到无聊,另一方面也不超出一般儿童的理解力。也包括诸如尼..

《我生活的故事》

《我生活的故事》:【写作年代1】:1902【写作年代2】:1902中篇自传体小说,美国女作家海伦·凯勒着,1902年在刊物上连载,1903年正式出书。这是她的处女作,也是她的代表作。作品记述作者童年和青年时代的生活,写一个双目失明的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