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歌谣研究会

    北京大学歌谣研究会 : 研究中国歌谣的群众团体。1920年12月19日成立,1926年暑假后停止活动;1935年恢复,至抗日战争爆发而活动终止。它的前身是1918年间由北京大学教授刘半农、沈尹默、钱玄同、沈兼士发起成立的北京大学歌谣征集处。研究会由沈兼士、周作人任主任。研究会宗旨是要以“文艺的”和“民俗的”角度去发掘、研究中国歌谣,以及神话、传说、故事、风俗、方言。1922年12月17日,研究会创办《歌谣周刊》,至1925年6月共出97期,增刊1期,发表歌谣2226首以及其他各种民间文学材料多篇。《歌谣周刊》1936年4月复刊,又出53期。歌谣研究会还出版了“歌谣丛书”:《吴歌甲集》(顾颉刚)、《看见她》(董作宾)、《孟姜女故事的歌曲甲集》等。并于1923年5月24日成立北京大学风俗调查会,组织会员进行了妙峰山、东岳庙、白云观的民俗调查活动。歌谣研究会是“五四”时代产生的第一个以民间文学为研究对象的新型学术团体。它开创了中国现代民间文艺学,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冲破封建思想的禁锢,重视人民的口头创作。它的成果已成为重要历史文献,为国内外学者所重视。

为您推荐

《川陕苏区革命历史歌谣》

《川陕苏区革命历史歌谣》:四川文艺出版社编。四川文艺出版社1985年5月版。9万字。收辑川陕苏区时期流传的革命历史歌谣170首,分7辑:苦难的歌、欢乐的歌、青年的歌、战斗的歌、想念的歌、儿童的歌、宣传鼓动的歌。反映当..

《云南彝族歌谣集成》

《云南彝族歌谣集成》:左玉堂主编。云南民族出版社1986年9月版。39万字。分创世歌、劳动歌、祭祀歌、火把歌、酒歌、婚嫁歌、情歌、苦歌、儿歌9篇。收辑有代表性的传统民间歌谣270余首,8600余行。全书由正文、注释、附..

《北京悠悠馆》

《北京悠悠馆》:[日]陈舜臣着。关燕军等译。广东人民出版社1985年7月版。12.6万字。叙述清朝末年北京着名字画拓本家文保泰的传奇故事。文保泰修建一座具有西洋风格的密室“悠悠馆”,表面看来,“悠悠馆”是文保泰取拓本的..

抒情歌谣集序

《女大学生的魅力》

《女大学生的魅力》:李维政主编。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2年1月版。13.5万字。女大学生自己写自己的青年读物。主要内容有“长葆青春美”、“塑造青春形体美仪表美”、“走出误区”、“战胜自我”、“女大学生成功在何处”..

《中国歌谣选》

《中国歌谣选》: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各民族民间文学组编。上海文艺出版社1978年11月版(第一集),1980年4月版(第二集)。36.2万字。第一集,近代歌谣,选收鸦片战争时期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作品..

《西藏歌谣》

《西藏歌谣》:中共西藏工委宣传部编。民族出版社1959年9月藏文版。10万字。收录建国前和建国初期藏族歌谣220余首。分4章12节。第一章颂歌,分“雪山顶上放祥光”等4节,收歌谣63首。第二章哀歌,分“脖子套上枷索”等2节,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