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鲁论说

[四书]鲁论说:七卷。

程廷祚(1691~1767),原名默、字启生、号绵庄、亦称青溪居士,江苏江宁(今南京市)人。乾隆时以者生应试博学鸿词科,未入。自此不再应试,闭户穷经。

他认为孔子之道易知,其教易从,要领在于率天下,以立人道而已。

他着书的目的,就是要剥弃宋儒心性理命的玄谈,使之恢复成为平实的以立人道之书。如《论语·学而》,“子曰学而时习之”,朱熹注中就有“明善而复其初”的玄谈。

他认为这是说,古时学必有业,即诗、书、礼、乐,而不是抽象的复性。又如《论语·子使漆鵰开仕》,宋儒只注一“斯”字,指此理乃心术之微;程廷祚则认为,指仕进之道。他还强调性无气质与义理之别,这是为否定宋儒天理人欲说寻找根据。

可见,他的思想与理学不尽相同,有其自得之见。





为您推荐

[四书]鲁论说

[四书]鲁论说:七卷。 程廷祚(1691~1767),原名默、字启生、号绵庄、亦称青溪居士,江苏江宁(今南京市)人。乾隆时以者生应试博学鸿词科,未入。自此不再应试,闭户穷经。 他认为孔子之道易知,其教易从,要领在于率天下,以立人道而..

[四书]乡党图考

[四书]乡党图考:十卷。 江永(1681~1762),字慎修,安徽婺源(今属江西)人。贡生。精于古今典制、音律声韵,深研三礼、天文、地理等学,长于考据,通中西历算,学识渊博。《乡党图考》以经传考证《论语·乡党》中所涉及的制度、名物..

[四书]四书杂记

[四书]四书杂记:四卷。 杨名时(1661~1737),字宾实、号凝斋。江阴(今江苏江阴市)人。康熙三十年进士,选庶吉士,任顺天学正;雍正时擢兵部尚书、云贵总督;乾隆时任礼部尚书兼管国子监事。《四书杂记》是他读《四书》时的心得笔..

[四书]大学古本说等

[四书]四书考

[四书]四书考:二十八卷。 陈仁钖(1581~1636),字明卿,长洲人。天启进士,官至南京国子监祭酒。撰有《皇明世法录》、《周礼句解》、《六经图考》、《漕政考》、《无梦园集》等。此书因薛应旂《四书人物考》而广之,仍有文辞罗..

[四书]三经见圣编

[四书]三经见圣编:一百八十卷。 谭贞默,字梁生,嘉兴人。崇祯进士,官至国子监祭酒。 此书前有自序,称六经无非孔经,而以《论语》为着。子思之书,今名《中庸》、《大学》者,实一《中庸》,须称孔经编。《孟子》七篇,则曰孟经编。..

[四书]此木轩四书说

[四书]此木轩四书说:九卷。 焦袁熹(1660~1735),字广期,江苏金山(今属上海市)人。康熙三十五年中举人。该书计九卷,其中六成是他手定的,另四成则为其子焦以敬等人据其书稿整拾补辑汇编成书。它能摆脱当时为参加科举考试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