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四书章句集注

[四书]四书章句集注:十九卷。

朱熹(1130~1200),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后徙居建阳(今属福建)考亭。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又号晦翁,别称紫阳。绍兴十八年(1148)进士,后泉州同安县主簿,累官转运副使、焕章阁待制、秘阁修撰等,晚年居考亭讲学。

受业于李侗,得程颢、程颐之传,兼采周敦颐、张载等人学说,集北宋以来理学之大成,建立一个客观唯心主义的思想体系,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影响最大的思想家。其学派被称为“闽学”,或考亭学派、程朱学派。他认为,“太极”是宇宙的根本和全体,包括不能分离的“理”、“气”,“理”在“气”先;万物有万理,万理均源于“天理”,而“天理”即“三纲五常”。

人们须“去人欲,存天理”,“正心诚意”、“居敬”、“穷理”以“求仁”。主要着作有《四书章句集注》、《伊洛渊源录》、《资治通鉴纲目》、《楚辞集注》、《诗集传》及后人编纂的《朱子语类》、《朱文公文集》等。

《四书章句集注》是朱熹最有代表性的着作之一。

朱熹祖述二程的观点和做法,特别尊崇《孟子》和《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使之与《论语》并列。

认为《大学》中“经”的部分是“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传”的部分是“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中庸》是“孔门传授心法”而由“子思笔之于书以授孟子”。四者合起来,代表了由孔子经过曾参、子思传到孟子这样一个儒家道统,而二程和自己则是这一久已中断的道统的继承者、发扬者。

其书包括《大学章句》一卷,《中庸章句》一卷,《论语集注》十卷,《孟子集注》七卷。所有集注均表现朱熹的哲学思想,并赋予孔孟思想理学色彩。《大学章句》、《中庸章句》均成书于孝宗淳熙十六年(1189),基本上是作者自己的注释,对《大学》还区分了经传并重新编排了章节。《论语集注》、《孟子集注》成书于孝宗淳熙四年(1168),多引用二程及程门弟子的言论注释。

光宗绍熙元年(1190),朱熹知漳州,刊刻四书,“四书”名称从此确立。元、明、清封建统治者推崇理学,将此注本定为科举取士的必读之书。

此书版本较多,通行的有《四库全书》本和1983年中华书局《新编诸子集成》本。



为您推荐

《李贺诗歌集注》

《李贺诗歌集注》:唐·李贺着。清·王琦等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77年10月版。27.7万字。清王琦汇解《李长吉歌诗》、姚文燮注《昌谷集》、方扶南批注《李长吉诗集》3种的合编。其中王琦汇解4卷,前有首卷,后附外集、补遗,集..

《西昆酬唱集注》

《西昆酬唱集注》:宋·杨亿编。王仲荦注。中华书局1980年12月版。20万字。《西昆酬唱集》是北宋初年杨亿、刘筠、钱惟演等17人的唱和诗集。收诗250首,全是近体诗,主要反映这群文学侍从之臣流连光景的空虚生活。词采华丽,..

《朱淑真集注》

《朱淑真集注》:宋·郑元佐注。冀勤辑校。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1月版。18万字。为宋代女诗人朱淑真诗、词、文合集。依序为前集十卷(即《断肠诗集前集》十卷);后集八卷(即《断肠诗集后集》八卷);外编二卷,卷一为词(即《断..

《片玉集集注》

《景元刊本楚辞集注》

《景元刊本楚辞集注》:宋·朱熹集注。江苏人民出版社1962年、1979年2月木刻版。2册。包括删定王逸《楚辞章句》,洪兴祖《楚辞补注》而成的《集注》8卷,专为订正旧注失误而作的《辨证》2卷,删定晁补之《续楚辞》、《变离骚..

《嵇康集注》

《嵇康集注》:三国魏·嵇康着。殷翔等注。黄山书社1986年12月版。29万字。以鲁迅辑校的《嵇康集》为底本注释。嵇康文今存15篇;诗今存60首,其中四言诗30首。其诗文内容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力主听任自然,反对虚伪名教,对..

《鲍参军集注》

《鲍参军集注》:南朝宋·鲍照着。清·钱振伦注,钱仲联集注。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58年版,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11月版。34.8万字。收文2卷,诗4卷(其中乐府2卷)。清同治间钱振伦据明张溥《汉魏六朝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