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威仪:①仪表威严。
意指庄严的仪容举止。《大学》:“赫兮喧兮’者,威仪也。”朱熹《大学章句》:“威,可畏也。仪,可象也。
”古人认为“有威而可畏,谓之威,有仪而可象,谓之仪。”(《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孔子说:“君子不重则不威”(《论语·学而》),强调威仪要以庄重为前提。②古代典礼中举止动作及待人接物的细节。《中庸》:“礼仪三百,威仪三千。”意谓行事接物时进退仪式之繁多。
- 欢迎来到文学网!
[四书]礼仪三百,威仪三千:意谓礼的大纲有三百条,礼的细节有三千条。 《中庸》:“礼仪三百,威仪三千。”唐孔颖达疏:“礼仪三百,《周礼》有三百六十官,言三百官,举其成数耳”盖三百是其概数。威仪是古代典礼中举止动作及待人接..
[四书]威仪:①仪表威严。 意指庄严的仪容举止。《大学》:“赫兮喧兮’者,威仪也。”朱熹《大学章句》:“威,可畏也。仪,可象也。 ”古人认为“有威而可畏,谓之威,有仪而可象,谓之仪。”(《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孔子说:“君子..
[四书]俎豆之事:意谓礼仪方面的事情。 《论语·卫灵公》:“卫灵公问陈于孔子。孔子对曰:‘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何晏《集解》引孔安国语:“俎豆,礼器也。”俎与豆是古代盛物的两种器皿。俎,有青铜制,亦..
[四书]思:孔子表述思维的一个概念。 意指思维、思考、思索。孔子最先明确提出和强调思维的作用。《论语》中多次论及了“思”。 一是论思和行的关系,强调多思。 《论语·公冶长》:“季文子三思而后行。”二是论思与学..
[四书]段干木:战国魏文侯时贤者。 姓段干,名木(从《史记》、《集解》,臧庸《拜经日记》以为,姓段,名干木。)少贫且贱,然心志不遂。 游西河,师事卜子夏。 与田子方、李克、翟璜、吴起等居于魏。 其他诸人皆为将,唯段干木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