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常州词派”:清代的词派。主要词人有张惠言(1761—1802)、周济(1781—1839)等。张是常州人,因而得名。张惠言以风骚作为师法,主张比兴寄托,“意内言外,比兴含蓄”。周济进而著述《词辨》,认为词应该有“词史”(词的史诗)的地位,独树一帜。但是,他们以儒家思想为旨,又要求从前人的作品中寻求“微言大义”。清末阶级矛盾日益尖锐,这种词论有一定的消极作用。他们的词章,内容未能突破前人,有的还较隐晦。
- 欢迎来到文学网!
清“常州词派”:清代的词派。主要词人有张惠言(1761—1802)、周济(1781—1839)等。张是常州人,因而得名。张惠言以风骚作为师法,主张比兴寄托,“意内言外,比兴含蓄”。周济进而著述《词辨》,认为词应该有“词史”(词的史诗)的地位,独树一帜。但是,他们以儒家思想为旨,又要求从前人的作品中寻求“微言大义”。清末阶级矛盾日益尖锐,这种词论有一定的消极作用。他们的词章,内容未能突破前人,有的还较隐晦。
常州派:清中叶词派,张惠言首创,周济继承发展,因张惠言为江苏武进(属常州人而得名),该派以周邦彦为宗,论词既不满浙西派的萎靡堆砌和一味清空,也不满阳羡派的粗犷显露,而以儒家“诗教”为理论基础,注重比兴寄托,主张“意内言外”,认..
《常州词录》:一名《国朝常州词录》。词总集。清缪荃孙(1844-1919)辑。三十一卷。荃孙有《艺风堂文集》已着录。此编成于光绪二十二年(1896),收四百九十八家词三千一百一十首。中有名家词二十六卷,闺秀词三卷,方外词一卷,又..
清“常州词派”:清代的词派。主要词人有张惠言(1761—1802)、周济(1781—1839)等。张是常州人,因而得名。张惠言以风骚作为师法,主张比兴寄托,“意内言外,比兴含蓄”。周济进而著述《词辨》,认为词应该有“词史”(词的..
革命的现实主义与革命的浪漫主义相结合:简称“两结合”的创作方法。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提倡的创作方法。“毛泽东同志提倡我们的文学应当是革命的现实主义和革命的浪漫主义的结合”(周扬:《新民歌开拓了诗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