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文学的社会作用

儿童文学的社会作用:

指儿童文学作品在社会生活中起到的作用。

习惯上指它所起到的积极的、正面的作用。也称“儿童文学的社会功能”。儿童文学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对社会生活的作用不是直接发生的,而是通过以儿童为主体的广大读者的阅读、欣赏、接受,对儿童和成人的思想感情和精神面貌起潜移默化的作用,从而使人们受到鼓舞,促进社会生活的发展,即儿童文学的社会作用是通过对儿童及成人的思想意识的作用而实现的。这种社会作用是与儿童文学通过形象(现实的与幻想的)反映生活的特点分不开的。它通过活生生的艺术形象使儿童在心理上得到怡悦的满足,精神上受到美的熏陶,从而转化为物质的力量。所以,通常又把儿童文学的社会作用称为儿童文学的审美教育作用。

儿童通过阅读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思想上受到教育,知识领域扩大,语言、思维和审美能力由此发展和提高;有的作品儿童自己表演、朗诵,或配合游戏,使他们得到快乐。因此,儿童文学的社会作用可简要地概括为四个方面:认识作用,教育作用,美感作用,娱乐作用。

为您推荐

《陈伯吹儿童文学奖得奖作品集刊(10)》

《陈伯吹儿童文学奖得奖作品集刊(10)》:杜淑贞等着。少年儿童出版社1992年4月版。17.7万字。收辑1990年获得“陈伯吹儿童文学奖”的作品27篇。小说有杜淑贞的《十二岁的故事》、海笑的《那年我十六岁》等3篇;故事有石·..

《1979—1989上海儿童文学选》

《1979—1989上海儿童文学选》:少年儿童出版社编选。少年儿童出版社1990年1月版。53.3万字。收辑110位作家的短篇儿童文学作品,包括小说、故事、散文、报告文学、童话、寓言、诗、科学文艺、剧本,低幼文学等。分为7辑,各辑..

《中国现代儿童文学选·小说、散文卷》

《中国现代儿童文学选·小说、散文卷》:少年报社编。江苏人民出版社1991年8月版。31.7万字。收“五四”到建国前夕出版或发表的小说和散文55篇,按写作或发表年月先后编排。所选作品,多为较有特色或较有代表性的篇章。如反..

《新时期儿童文学优秀作品选》

《中国现代作家儿童文学精选》

《中国现代作家儿童文学精选》:王泉根主编。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1989年7月版。58万字。收录从20世纪初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116位作家的130件代表作品。其中包括梁启超、黄遵宪、沈心工、孙毓修等中国现代儿童..

《福建文学40年·儿童文学卷》

《福建文学40年·儿童文学卷》:中国作家协会福建分会编。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1989年8月版。28万字。选收福建作家在全国各地报刊上发表的各种体裁的儿童文学作品60余篇。小说部分收入《省城来的新同学》、《二十响驳壳..

《1980—1985全国优秀儿童文学评选获奖作品集》

《1980—1985全国优秀儿童文学评选获奖作品集》:中国作家协会编。作家出版社1988年12月版。30万字。收入中国作家协会首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评选获奖作品,有《独船》、《白脖》、《再见了,星星》、《小狗的小房子》、《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