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小说

笔记小说:

文言小说的一种形式。笔记原来指随笔记录、不拘体例的散体文字,其内容十分庞杂,神怪灵异、逸闻掌故、人情世态、风俗礼仪、诗评文论、训诂考证、天文地理等,可以说是不拘一格,包罗万象,鲁迅曾称其为“杂俎”。这类笔记,古人也曾称为“小说”,今人取其中带有故事性的一类文字,名为“笔记小说”。但以今天的文体概念,“笔记小说”应该算做记事或记人的散文随笔,而不应该是小说。因为其特点,甚至可以说其灵魂,是“实录”,其代表就是六朝志怪和志人的古小说。作为一种文体,笔记小说的特点就是文字比较简短,有时甚至只有三言两语,或者一个片段,现代有人将其称为“超微型小说”。志怪者如《搜神记》中《鼠妇》一则:“豫章有一家,婢在灶下,忽有人长数寸,来灶间壁,婢误以履践之,杀一人。须臾,遂有数百人,着衰麻服,持棺迎丧,凶仪皆备。出东门,入园中覆船下,就视之,皆是鼠妇。婢作汤灌杀,遂绝。”志人者如《世说新语》中的一则:“简文入华林园,顾谓左右曰:‘会心处不必在远,翳然林水,便有濠、濮间想也,觉鸟兽禽鱼自来亲人。’”又:“王仲宣好驴鸣,既葬,文帝临其丧,顾语同游曰:‘王好驴鸣,可各作一声以送之。’赴客皆一作驴鸣。”都是以客观平静的笔调,叙述其所见所闻,既不加渲染,也排斥想象,更排斥虚构,大多只是一个故事的梗概或者一个情节的片段。这是因为,笔记小说不是文学意义上的创作,而是史传意义上的实录。这些特点,却非常适合古代读者尤其是士大夫的口味,所以历代的笔记小说蔚成大观。清初,蒲松龄以传奇笔法写的笔记小说《聊斋志异》打破传统的“第三人称的限知叙事模式”,后来就有士大夫读者评论说:“小说既然是记叙见闻,也就是叙事,应该实事求是,不比戏场关目,随意装点。但在蒲松龄笔下,两人间卿卿我我的秘密,细微曲折,却无不摹绘如生。如果说是作者自言,似乎没有这种道理;如果说是作者代言,那作者又是从何知道的?”清朝中期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被古今视为笔记小说的“正宗”,就在于他是“实录见闻”,而“实录”正是笔记小说的灵魂。

为您推荐

《郭墟中篇小说选》

《郭墟中篇小说选》:郭墟着。少年儿童出版社1982年8月版。12.6万字。收辑中篇儿童小说3篇。《杨司令的少先队》写30年代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中国东北时期,12位中国和朝鲜少男少女参加杨靖宇领导的抗日部队进行抗日斗争,他们..

《郑文光科幻小说》

《郑文光科幻小说》:郑文光着。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1981年5月版。14.2万字。选辑郑文光科幻小说的代表作。《地球的镜像》让人们驰想在千万光年以外的星球上,看到那儿的高级生物给地球人类拍下的全息电影,展视在整个宇宙人..

《获奖短篇小说集》

《获奖短篇小说集》: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编。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1981年9月版。29万字。收1980年举办的第二次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评奖活动中获奖的39篇短篇小说中的36篇(《苦牛》、《小红军》、《一只眼睛的风波》因篇..

《中国现代儿童文学选·小说、散文卷》

《上海少年小说选》

《上海少年小说选》:周晓等选编。少年儿童出版社1992年3月版。22万字。精选建国以来33位上海作家的短篇小说32篇,按发表时间编次,篇末注明出处。有巴金的《活命草》、魏金枝的《越早越好》、茹志鹃的《从前》、菡子的《..

《中国少数民族儿童小说选》

《中国少数民族儿童小说选》:张锦贻等着。海燕出版社1990年2月版。50.9万字。收入蒙古、回、满、藏、壮、苗、布依、哈萨克、鄂温克、朝鲜、彝、侗、土家、白等14个少数民族的儿童文学作家的59篇优秀儿童短篇小说。内容..

《建国四十年优秀儿童小说精选》

《建国四十年优秀儿童小说精选》:萧阳编。中国妇女出版社1989年9月版。18.4万字。汇集建国以来优秀儿童小说20篇。有冰心的《小桔灯》,巴金的《爱的故事》,叶君健的《小仆人》,胡景芳的《苦牛》,张映文的《扶我上战马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