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八怪的传说

扬州八怪的传说:

艺术家传说。

“扬州八怪”是清代乾隆间在江苏扬州卖画的八位画家。一般指汪士慎(1686-约1762,安徽休宁人)、黄慎(1687-1768后,福建宁化人)、金农(1687-1764,浙江杭州人)、高翔(1688-1753,江苏扬州人)、李鱓(1686-1762,江苏兴化人)、郑燮(1693-1765,江苏兴化人)、李方膺(1695-1754,江苏南通人)。罗聘(1733-1799,江苏扬州人)、属于这个画派,造谐颇深的还有华嵒、闵贞、高凤翰、边寿民和陈撰等人。他们多半擅画花卉,各具独特风格。因和当时所谓“正统”画风不同,被视为画坛的“偏师”、“怪物”。遂有“扬州八怪”之称。

其传说主要流传于江苏扬州一带,多是表现他们在艺术上的神妙技巧;在处世上藐视权贵,豪放不羁的所谓“古怪”性格。如《画为媒》、《宝画》、《明月图》、《画作状子》、《酒幌子》、《得罪关帝爷》等。

为您推荐

《烈火扬州》

《烈火扬州》:陆苍编。陕西人民出版社1955年版。4.5万字。秦腔。南宋末年,扬州守将李庭芝因母丧回家守孝,忽闻元军南犯扬州,即别妻而归,与太守姜才统兵御敌。元军阿术遣使招降,遭李庭芝拒绝。元军劫其妻至城下迫降,为李庭芝之..

扬州八怪②

扬州八怪 : 指汪士慎、黄慎、金农、高翔、李鱓、郑燮、李方膺、罗聘八人。他们是清康熙中期至乾隆末期曾在扬州以卖画为生的职业画家。当时清画坛正宗派追求笔墨技巧,临摹古画,脱离生活,画面多平庸无生而缺乏创造性。..

扬州学派

扬州学派: 指清代活跃于扬州一带,以王懋竑、王念孙、王引之、汪中、焦循、阮元等为代表的学派。产生于戴学基础,其中王念孙是戴氏弟子,任大椿是戴氏同事,焦循一生推崇戴学。清代学术,吴学(派)最专,徽学(皖派)最精,扬州之学最通。..

《扬州慢》

《扬州画舫录》

《扬州画舫录》 : 笔记。清李斗撰。18卷。是书乃作者追忆乾隆年间扬州之繁盛而记之。其名画舫者,盖取意于游踪所至也。所记自坊市亭馆寺庙、节序风俗、俳优娼女,以及城市区划、运河沿革、文物园林..

扬州诗局➀

扬州诗局:清官书局。康熙间设于扬州天宁寺。由江宁织造兼两淮盐运使曹寅(字子清,一字楝亭)主持。所刻书称扬州诗局本。刻有:*《全唐诗》、《宋金元明四朝诗》、《御制诗》、《历代赋汇》、《历代诗余》、《佩文斋书画谱..

《扬州梦》

《扬州梦》:①全称《杜牧之诗酒扬州梦》。戏曲剧本。元乔吉(?-1345)撰。四折。吉有《金钱记》已着录。是剧凡万余字。冠有楔子。叙唐代诗人杜牧别友人张纺时与歌妓张好好相遇,三年后到扬州牛僧孺处作客,再次相见,回长安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