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邓廷桢撰 邓廷桢(1776-1846),清江苏江宁(今南京)人,字嶰筠。
嘉庆进士。道光六年(1826)任安徽巡抚。十五年升两广总督。原赞成驰禁鸦片,整顿海防。同年底调任闽浙总督,购洋炮,建炮台,招练勇,加强战备。旋在厦门率军击退来犯军舰。
不久受投降派诬害,与林则徐同被革职。次年充军伊犁。
后被起用,卒于陕西巡抚任上。着有《双砚斋诗钞》。
《诗双声叠韵谱一卷》,见《双砚斋丛书》。
(清)邓廷桢撰 邓廷桢(1776-1846),清江苏江宁(今南京)人,字嶰筠。
嘉庆进士。道光六年(1826)任安徽巡抚。十五年升两广总督。原赞成驰禁鸦片,整顿海防。同年底调任闽浙总督,购洋炮,建炮台,招练勇,加强战备。旋在厦门率军击退来犯军舰。
不久受投降派诬害,与林则徐同被革职。次年充军伊犁。
后被起用,卒于陕西巡抚任上。着有《双砚斋诗钞》。
《诗双声叠韵谱一卷》,见《双砚斋丛书》。
双声配叠韵(语言):在一句或一段话中*双声和*叠韵两种形式和谐配合,以获得某种表达效果的修辞现象。如戴望舒《雨巷》中反复地运用“芬芳”、“惆怅”、“凄清”、“迷茫”、“彳亍”等双声词和“彷徨”、“忧愁”等叠韵..
句末重字叠韵(语言):诗歌修辞格之一。诗句末尾叠用同一个字,多见于儿歌。如纳西语民歌:“〔bu21l55zo33zo33〕(放猪娃娃)〔bu21lv55zo33zo33〕(放猪娃娃)〔m55k‘21k55m33i21ni21〕(不要烧火烟烟)〔m55k‘21 i21pi55k55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