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亚尔,A.

    博亚尔,A. : 巴西剧作家、导演、当代戏剧改革家。1953~1955年间,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学习戏剧。回国后,于1956年加入圣保罗的"沙场剧团",以撰写巴西黑人生活的剧本开始戏剧创作。他运用B.布莱希特演剧思想,注重具有社会意义、反映当前现实问题的戏剧(称为"新闻戏剧")。著名剧本为《南美洲的革命》(1960)。后来放弃社会题材,开始描写历史、传说和神话。与基央佛兰塞斯科·瓜尼埃里合作,写成《尊比》(1971)和《拔牙者》(1972),以神话般的风格,塑造巴西历史上这两位农民革命家的形象。这两部剧本演出时,采用街头剧或广场剧的形式,一部分扮演农民群众的演员,杂在观众中间,带动观众,进入剧情,参加演出。尊比和拔牙者被描写为降生于人间的神,他们为了带领人们摆脱殖民统治和奴隶制度的桎梏而作出了牺牲。由于思想激进,博亚尔曾被捕入狱,在狱中写成《托克马达》一剧,揭露巴西监狱中对待政治犯的暴力行为。

为您推荐

《兵临城下》

《兵临城下》 : 中国话剧作品。白刃、洛丁、李树楷集体创作,白刃执笔。1964年4月由沈阳市话剧团首演,同年由春风文艺出版社出版单行本,并由长春电影制片厂摄制成同名影片。   剧本主要以第三次国内革命战..

波兰戏剧

波兰戏剧 : 波兰戏剧始于13世纪,与宗教有着密切联系。古代波兰的戏剧取材于圣经故事,由神职人员演出。克拉科夫是宗教戏剧的中心。1253年前产生的《扫墓》是现存最早的一部宗教剧,在以后的3个世纪中,它成为波..

博古斯瓦夫斯基,W.

博古斯瓦夫斯基,W. : 波兰剧作家、戏剧活动家。出生于贵族家庭。曾在军队中服役。1778年参加剧团,后担任华沙、维尔诺、利沃夫的剧院院长达30年之久,1811年创立波兰第一所戏剧学校。他翻译、改编和创作的戏剧..

表现主义戏剧

比昂松,B.

比昂松,B. :   挪威戏剧家、小说家和诗人。出生于牧师家庭。1850年,去首都克里斯蒂安尼亚(今奥斯陆)学习,1852年考进大学深造,两年后即离开学校,为报纸写文学评论,同时开始文学创作。   1857~1859年比昂松继H..

别役实(1937~  )

别役实(1937~  ) :   日本剧作家。1937年4月6日生于中国长春。1957年入早稻田大学政经学部政治科,参加早稻田自由舞台剧团,开始接触奥地利作家卡夫卡的作品。   1960年在反对《日美安全保障条约》的群..

布捷芙斯卡,А.

布捷芙斯卡,А. : 保加利亚女演员,现实主义表演艺术的奠基人。1899年毕业于俄国莫斯科小剧院的戏剧学校。回国后,参加索非亚"泪与笑"剧团,首次成功地扮演了А.Н.奥斯特洛夫斯基《肥缺》中的尤莉雅。她在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