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现主义戏剧

    表现主义戏剧 : 西方现代戏剧流派之一。19世纪末出现于德国、瑞典,随后波及欧洲其他国家和美国,极盛于20世纪初至20年代前后。
  表现主义戏剧是一部分左翼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对资本主义现实深感不满,并想在精神上将此种情绪表达出来而产生的一种新的戏剧流派。他们受到柏格森的直觉主义和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心理学的影响。这派剧作家不满于对外在事物的描绘,要求突破事物的表相揭示其内在的本质,要求突破对人的言行的模写而表现其"深藏在内部的灵魂",要求丢弃人的个性而表现其原始性的"永恒的品质"。在表现派剧作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对各种人物的潜意识的开掘,并把它"戏剧化"。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这派剧作家借用了象征主义戏剧的各种象征手法,同时往往大量运用内心独白、幻象和梦境的具象化等主观表现方式。
  在舞台表演上,表现主义戏剧长于用灯光变幻造成各种光怪陆离的梦幻效果,并喜用各种歪曲变形、抽象的舞台美术手段,以造成强烈的震撼观众心灵的舞台效果。
  中国在20年代有些剧作家,也受到表现主义的影响。郭沫若就曾赞扬德国的表现主义戏剧,并创作出一些具有表现主义倾向的剧本。
  表现主义戏剧的主要剧作家及代表作品有瑞典J.A.斯特林堡(1849~1912)及其《去大马士革》(1898)、《鬼魂奏鸣曲》(1907);德国G.凯泽(1878~1945)的《从清晨到午夜》(1916);E.托勒尔(1893~1939)的《群众与人》(1921);捷克斯洛伐克 K.恰佩克(1890~1938)的《万能机器人》(1920);美国E.奥尼尔(1888~1953)的《毛猿》(1921)、《琼斯皇帝》(1920)等。另外,德国 B.布莱希特(1898~1956)、F.沃尔夫(1888~1953)等人的早期剧作也曾深受表现主义戏剧的影响。
  表现主义戏剧对其后的超现实主义戏剧有较大的影响,特别是它的非理性化倾向,后来被超现实主义戏剧发挥到了极致。表现主义戏剧作为一个流派,已经衰落了。但是,它对人的灵魂的深入开掘,以及为表现人的灵魂而运用的各种主观表现方式,都为当代戏剧家所吸收、借鉴,推动了当代现实主义戏剧的发展。

为您推荐

比昂松,B.

比昂松,B. :   挪威戏剧家、小说家和诗人。出生于牧师家庭。1850年,去首都克里斯蒂安尼亚(今奥斯陆)学习,1852年考进大学深造,两年后即离开学校,为报纸写文学评论,同时开始文学创作。   1857~1859年比昂松继H..

波戈廷,Н.Φ.

波戈廷,Н.Φ. :   苏联剧作家。出生于顿河地区一个农民家庭。20年代曾任《真理报》记者,1930年写出第一部剧本《速度》,波戈廷把这部剧本称为"报告文学剧"。接着他又创作了剧本《斧头之歌》(1931)、《我的..

柏林德意志剧院

柏林德意志剧院 :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的国家剧院。它拥有大剧院、小剧院和小喜剧院 3个演出场地和强大的艺术人员阵容。1883年由A.拉阿隆格创建。上演的第一个剧目是J.C.F.席勒的《阴谋与爱情》。1894~1904年..

贝若特节日剧院

波波夫,А.Д.

波波夫,А.Д. :   苏联导演、戏剧理论家和教育家。生于 1892年3月12日,卒于1961年8月18日。1912~1918年在莫斯科艺术剧院第一实验培训所学习。他的导演活动始于1916年。1918~1923年在科斯特洛马戏剧讲习所..

波波维奇,J.S.

波波维奇,J.S. : 塞尔维亚喜剧作家。1806年1月1日生于乌尔萨茨。在佩斯攻读哲学后又在斯洛伐克攻读法律。1830年大学毕业。1835年在乌尔萨茨当律师。1842~1848年任塞尔维亚教育部长,1856年在故乡乌尔萨茨病逝..

秘鲁戏剧

秘鲁戏剧 : 在西班牙总督统治下的殖民地时期,秘鲁著名演员佩德罗·德·佩拉尔塔和女演员米卡埃拉·比利亚加斯(艺名佩里巧莉)曾在18世纪中叶的宗教剧和民间滑稽剧中演出,讽刺权贵,嘲弄西班牙统治者,深受群众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