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特克,P.

    汉特克,P. :   奥地利剧作家、小说家。生于格里芬。1961年入格拉茨大学攻读法律。60年代末期在联邦德国参加青年运动,并开始文学创作。在理论上他反对"介入文学",猛烈抨击"左派文学",同时又自称信仰"自由主义的马克思主义"。他的美学主张和创作实践,明显地带有对传统和习惯挑战的性质。最初的剧本《预言》(1966)既没有情节,也没有人物,是由一连串的谚语、套话、陈词滥调组成的语言流。《自咎》(1966)被汉特克称为对天主教会的忏悔和在独裁政权面前自怨自艾的"形式的模仿"。《骂观众》(1966)使他一举成名,他自称这是一出"说话剧",剧本既没有情节,也没有戏剧性的人物和对话,只有4名演员站在舞台上宣讲作者反幻觉主义的戏剧观。作者试图对传统的表演与接受方式进行原则性的批判,让观众摆脱被动接受的地位,让舞台成为对现实的否定。《卡斯帕尔》(1968)是他影响最大并引起严肃讨论的作品,作者在剧中展示了语言对人的折磨和现代资本主义"舆论工业"对于人的思维的控制。《被保护人要作保护人》采用哑剧形式,以比喻和寓意的手法,表现了主人与仆人之间的关系。作者一方面继续其反传统戏剧的实验,另一方面则又不厌其详地表演那些无关紧要的行为过程。《随想曲》(1970)由意思不连贯的语言构成,以展示他反对传统戏剧规则的意图。《驰骋在博登湖上》(1971)表现人是怎样变成套话和繁文缛节的奴隶的。作者并未采用虚拟的情节和人物,而是借助一个抽象模式,把各种各样行为和说话用蒙太奇手法串连在一起。《无理性的人都死光了》(1974)借即将死亡的大资本家克维特的故事,表现了晚期资本主义社会的全面异化和即将灭亡的各种征兆。这出戏被认为是作者摆脱早期戏剧风格的标志。
  汉特克的"说话剧"实际上是语言的蒙太奇,他是根据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批判哲学",从语言和行为结构入手,再现现实,揶揄现实的。70年代后期以来,汉特克主要从事小说、散文创作,偶而也写写广播剧。

为您推荐

贺拉斯

贺拉斯 :   古罗马诗人、文艺批评家。出身于意大利南部一个获释奴隶家庭。起初在罗马求学,后来赴雅典深造。公元前44年3月凯撒被共和派刺死后,雅典成了共和派活动的中心,贺拉斯在那里应募参加共和派军队,..

国家剧院

国家剧院 : 英国最著名的剧院之一。英国长期没有一座国家级剧院,为此,18世纪的D.加里克、19世纪的H.欧文以及20世纪的H.G.巴克和阿彻尔等戏剧界人士都不断大声疾呼,要求建立国家剧院,然而终因资金不足、世界..

哈兹里特,W.

哈兹里特,W. : 英国散文作家、文学批评家和戏剧评论家。1778年4月10日生于肯特郡梅德斯通。1830年9月18日病逝于伦敦。   哈兹里特自幼受家庭熏陶,热爱自由、平等。青年时结识了骚塞、柯尔律治、华兹华斯..

国际戏剧协会

哈梅尔,C.

哈梅尔,C. :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剧作家。生于麦克伦堡。早年学过声乐。50年代中期,从事德意志戏剧史的研究,同时做记者、编辑。1969年起,受聘于罗斯托克大众剧院。哈梅尔的创作生涯始于60年代初期。由于他的文学..

汉斯伯里,L.

汉斯伯里,L. : 美国剧作家。是第一个在百老汇演出并获得巨大成功的黑人女剧作家。生于芝加哥,父亲是富裕的地产经纪人。汉斯伯里上过几所大专院校,学过舞台设计和绘画,1950年搬到纽约,1959年她的处女作《太阳下..

贺孟斧(1911~1945)

贺孟斧(1911~1945) : 中国舞台美术家、话剧导演。原名善柯。江苏武进人。1931年毕业于国立北平大学艺术学院戏剧系。曾在上海联华影片公司、成都西北影片公司工作,与赵丹、章泯等人一起组织上海星期实验小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