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斯伯里,L.

    汉斯伯里,L. : 美国剧作家。是第一个在百老汇演出并获得巨大成功的黑人女剧作家。生于芝加哥,父亲是富裕的地产经纪人。汉斯伯里上过几所大专院校,学过舞台设计和绘画,1950年搬到纽约,1959年她的处女作《太阳下边的一颗葡萄干》在纽约百老汇上演,受到高度评价。剧本主要描写居住在芝加哥贫民窟里的一个黑人家庭在金钱的诱惑下,母亲、儿子和女儿的不同反应。此剧在百老汇上演了530场,还改编为电影和歌舞剧,在美国剧坛产生过较大影响。第二部剧本《西德尼·布鲁斯坦窗口的标语》(1964)写生活在纽约格林威治村里的男男女女,主人公西德尼被黑人政治活动家说服,在窗口挂了标语,支持改良主义政客奥哈拉竞选,谁知被奥哈拉出卖,终于幻想破灭。但这时离开他的妻子又回到他身旁,他表示要在绝望中奋斗下去。汉斯伯里患癌症中年夭折后,百老汇上演了她描写非洲解放运动的剧本《白人》(1970)。她的始终未搬上舞台的剧本《饮水葫芦》(1972)和《花有什么用处?》(1972),也由百老汇出版。汉斯伯里的艺术特点是人物真实可信,对话隽永,富于幽默感,耐人寻味。

为您推荐

贺拉斯

贺拉斯 :   古罗马诗人、文艺批评家。出身于意大利南部一个获释奴隶家庭。起初在罗马求学,后来赴雅典深造。公元前44年3月凯撒被共和派刺死后,雅典成了共和派活动的中心,贺拉斯在那里应募参加共和派军队,..

国家剧院

国家剧院 : 英国最著名的剧院之一。英国长期没有一座国家级剧院,为此,18世纪的D.加里克、19世纪的H.欧文以及20世纪的H.G.巴克和阿彻尔等戏剧界人士都不断大声疾呼,要求建立国家剧院,然而终因资金不足、世界..

国际戏剧协会

国际戏剧协会 : 受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资助的国际戏剧组织。1946年,教科文组织提出关于建立一个有利于教科文组织开展活动和发展戏剧事业的国际戏剧协会的备忘录,同年在教科文组织首届大会上通过。19..

哈梅尔,C.

汉姆生,K.

汉姆生,K. : 挪威剧作家、小说家、诗人。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没受过学校教育。19岁时他的一首长诗和一部小说出版后,开始了十几年的流浪生涯。19世纪80年代,两次到美国,当过农业工人和电车售票员,也作过关于文学..

傅铎(1917~  )

傅铎(1917~  ) : 中国剧作家。1917年 4月28日生于河北省蠡县刘陀营村(抗战后期划归博野县)。15岁考人县简易师范,后因家境困难辍学。1937年,抗战爆发后,在蠡县新世纪剧社任演员兼导演。1938年秋,随剧社调冀中..

广播剧

广播剧 : 用机械手段录制的戏剧形式之一。它是听觉艺术,运用语言、音乐、音响效果和录音技术描绘生活场景,展现故事情节,塑造人物形象,并通过无线电广播传达给听众。1924年1月,英国广播公司播出的《危险》(查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