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森,B.

    琼森,B. :   英国诗人、戏剧家和学者。父亲是牧师,在他出生前去世,母亲再嫁给一位瓦匠。琼森曾在威斯敏斯特学校就读。约在1592年加入剧团,先是当演员,后来为剧团写戏。1597年他和T.纳什合写了一本名为《狗岛》的戏剧,因其中有对社会的批评,二人一同被捕。
  《人人高兴》是琼森的第一部成功之作,1598年由宫廷大臣剧团首次演出。参加演出的有W.莎士比亚,名演员J.伯比奇和W.坎普。这出戏根据中世纪的一种生理学理论来创造人物,嘲笑了许多脾气古怪的人物,如好猜疑的商人、好轻信的妻子、好说大话的军人、过分担心儿子的老者,等等。
  1599年琼森写了《人人扫兴》,1600年写了《辛西娅狂欢》,1601年创作了《冒牌诗人》。《人人扫兴》是《人人高兴》的姐妹篇,这部戏和《辛西娅狂欢》都是所谓"剧场之战"的产物。这场争吵的主角是J.马斯顿和B.琼森,双方在戏中互相攻击。争论由T.德克写的《鞭挞嘲讽者》一剧作为结束。剧中善意地开了琼森的玩笑,同时对他的才能和学识加以赞扬。不久琼森和马斯顿以及G.查普曼合作,写了《向东进》一剧。因为剧中嘲笑了苏格兰人,马斯顿和查普曼被捕。琼森主动自首,以表示患难与共,他也被短期拘留。
  詹姆士登基以后琼森从1605年开始为宫廷写面具剧,同时写了两本罗马历史悲剧《西亚努斯的覆灭》(1603)、《卡塔林的阴谋》(1611)及喜剧《富尔蓬涅或狐狸》(1606)、《埃皮科埃涅,或安静的女人》(1609)、《炼金术士》(1610)。翌年他写了《巴托罗缪集市》。1616年又创作了《魔鬼是驴》,同时将他的戏剧、诗和讽刺短诗编辑成集。1623年他遭遇火灾,丧失了全部书稿。1625年完成《新闻批发栈》一剧之后瘫痪。他的最后两部戏《有魅力的妇人》和《一只桶的故事》分别创作于1632和1633年。
  琼森是一位讽刺家,他最成功的喜剧有三:《富尔蓬涅》、《炼金术士》和《巴托洛缪集市》。《富尔蓬涅》写的是大骗子富尔蓬涅假装病入膏肓,许多觊觎遗产的人都来送他珍贵礼物以博取欢心。但是富尔蓬涅发现强中自有强中手,他的仆人莫斯卡比他还厉害,财产几乎落入他的手中。最后所有骗子和贪财的人都受到惩罚。《炼金术士》的主旨和《富尔蓬涅》差不多。主人不在家,一名仆人串通一个骗子在主人家中佯做炼金,从而骗取了各式各样贪财的人们的财物。最后真相大白,骗子和贪财者均受惩罚。闹剧性的喜剧《巴托洛缪集市》展示出了许多不同类型的中下层人物,如逛集市的人、清教徒、法官、摆摊的、卖唱的、暴徒、妓女、扒手等,虽然人物比较夸张而面貌单一,但作者成功地描绘了英国社会的一个侧面。原来信奉天主教后来改信英国正教的B.琼森,对清教徒没有好感,在《炼金术士》和《巴扎罗缪集市》2剧中都着重地奚落了他们。
  B.琼森给后人留下了诗歌《讽刺短诗》、《森林》和《灌木》,前两部收入他自己编的作品集里,后者发表于1641年。有些诗讽刺了琼森不喜欢的人或与他争吵过的人,有些诗则是鞭挞坏人坏事。此外还有《与威廉·朱蒙德的谈话》(1618~1619)以及一本重要的散文集,名为《木材;或关于人与事物的发现》。
  B.琼森是当时学识最渊博的戏剧家之一,曾获得牛津大学的荣誉硕士学位。他的文艺思想来自罗马,是在英国提倡古典主义理论的重要人物。他鉴于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文艺过分放纵,缺乏节制,提倡以罗马文学,特别是以罗马戏剧为规范,因而他写戏时遵守"三一律"。
  B.琼森是英国古典主义的先驱者之一;也是所谓"癖性喜剧" 和城市喜剧的创始人。他那富有活力但又很有节制,既优美又有力量的诗行影响了下一代诗人。他又是一位道德家,赏善罚恶是他写戏的一个宗旨。由于多方面的成就,他在17世纪初期享有相当高的威望。

为您推荐

《清明前后》

《清明前后》 : 中国话剧作品。茅盾作于1945年,由中国艺术剧社于1945年9月26日在重庆首演。导演兼主演赵丹。   全剧5幕。1944年5月重庆国民党政府举办所谓"法币折合黄金存款",诡称以出售黄金收缩通货。结..

情节剧

情节剧 : 根据题材内容划分的戏剧类别之一。它的主要特点是:戏剧情境险恶多变、矛盾冲突尖锐激烈、剧情发展中包含着大量偶然及巧合的因素,充满了紧张的戏剧场面。   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盛行于欧洲的情节..

萨罗扬,W.

萨罗扬,W. : 美国剧作家、小说家。生于加利福尼亚州。幼年丧父,15岁失学,利用公共图书馆自学。   萨罗扬第一部上演的剧目是根据他的短篇小说《心在高原的人》改编的独幕剧《我的心在高原》 (1939)。此剧后来..

萨斯特雷,A.

瑞典戏剧

瑞典戏剧 : 瑞典戏剧始于中世纪的宗教剧,内容取材于《圣经》故事和神话,既没有剧场,也没有布景,在教堂演出。16世纪20年代以后,随着新教的传播,瑞典产生了取材于《圣经》的"学校戏剧"。宗教改革家 O.佩特里(14..

全国话剧、戏曲、歌剧优秀剧本评奖

全国话剧、戏曲、歌剧优秀剧本评奖 : 两年一度的全国性评奖活动。1982年文化部和中国戏剧家协会联合举办了第一届(1980~1981)全国优秀剧本评奖。评委会由28人组成,曹禺为主任,张庚、陈白尘、吴雪、胡可、凤子..

茹维,L.

茹维,L. :   法国演员、导演和戏剧活动家。生于克罗松市一医生家庭。在巴黎读书时曾参加业余演出活动,后来加入卡拉马佐夫兄弟剧团,巡回演出打斗戏,开始演员生涯。   茹维于1913年加入J.科波的老鸽巢剧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