垮掉派诗人

    垮掉派诗人 : 指1955年到1960年间活跃于美国诗坛的一批诗人。他们虽然是一个松散的集合,却有一些重要的共同特征:他们的主要作品都发表在《常青评论》《袖珍版诗人丛书》和《垮掉派思想》等书刊上;他们有着共同的社会观——不关心政治、反对知识、提倡浪漫主义式的虚无主义。这个流派的名称“beat”,可以表示“被打垮”的意思,也可以表示“受尽打击”以及“挨打者”等意思;一般汉译即为“垮掉派”。因此,垮掉派主要是因为有共同的社会思想态度,而不是因为有相同的文学风格、文学题材、文学形式而形成的一个诗歌流派。
垮掉派中的著名诗人包括:新惠特曼派的艾伦·金斯堡、“自发式”作家杰克·凯鲁亚克、纯浪漫主义型的象征派作家格雷戈里·科尔索以及达达主义一超现实主义诗人费林格蒂。由于有这么多不同风格的诗人汇聚一堂,因此可以说垮掉派的创作包括了美国、英国、法国三个国家浪漫主义传统的全部特征——从30年代美国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的现实批评性诗歌,到兰波式的精神—感情幻想型诗歌,以及E·E·肯明斯那种在语言与形式上进行革新试验的诗歌,百花齐放,五彩纷纭。肯尼斯·雷克斯罗斯与亨利·米勒是垮掉派初期的支持者。后来他们对垮掉派的宗旨及其成员感到失望而不再支持这一流派。接替他们扮演垮掉派的资深支持者角色的是保罗·古德曼和诺曼·梅勒。垮掉派诗歌的一个共同特征,就是他们的诗歌都适合于在爵士乐的伴奏下进行朗诵。其次他们的诗歌都表现出一种感情与感觉的狂热与幻觉状态。因此,垮掉派中更具有宗教倾向的诗人,在其作品中便表现出某种宗教崇拜的神秘感。例如安东尼努斯的罗马天主教色彩,艾伦·金斯堡的犹太教色彩,加里·斯奈德的佛教色彩等。另一方面,像格雷戈里·科尔索和迈克尔·鲁梅克一类没有宗教倾向的诗人,则对麻醉剂造成的幻觉表现出明显的迷恋。美国垮掉派诗人的作品被大量地译成欧洲文字,广泛地流传于德国、斯堪的纳维亚国家等地。到了1961年,垮掉派诗歌在柏林、巴黎和哥本哈根,比在其发源地旧金山与纽约,受到更大的重视,被认为是美国文学史上一个具有重要影响的诗歌流派。

为您推荐

渐进

渐进 : 该术语源自希腊语,原意为“梯子”。根据古罗马修辞学家昆提利安和古希腊修辞学家迪米特里乌斯的解释,这一修辞学术语共有两层意义:(1)指“渐进”,即一组句子或者短语,按修辞力度由弱到强依..

灵感

灵感 : 指促使诗人进行创作的激励以及促使他创作不辍的热忱。向来有两种理论对这种激励与热忱的来源加以解释。第一种理论来自文学及人类学的研究,认为灵感产生于外在世界;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比第二..

幻想

幻想 : 在西文中,“幻想”一词是“奇思幻想”的缩写,其英文为fan-tasy,拉丁文为fantasia,是从希腊文音译而来的。在讨论西方文学评论中的“幻想”这一概念时,必须联系到另一个概念——“想象”(见..

近似韵

幻觉

幻觉 : 虽然该词向来备受诗人宠爱,但只是到了现代才在批评界广为使用。在西方诗学中,这一术语的含义模糊,富于联想,经常在采用它的上下文中产生反讽的效果。它可以是肉眼产生的幻觉,也可以是柯尔律..

立体主义

立体主义 : 该术语是亨利·马蒂斯于1908年为嘲笑巴黎的一个新的艺术流派而采用的一个名称。当时这个新流派在毕加索与布拉克的领导下,力图成为现代主义的代表。 20世纪初,一批诗人认识到艺术与诗歌..

夸张

夸张 : 各国文学中常见的一种修辞手段,指对人或事物进行言过其实的夸大。它最先为伊索克拉底和亚里士多德所提及。昆提利安在《演说术原理》中说:夸张是“对真理的一种文雅的扭曲,可以漠然地用来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