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特拉克风格

    彼特拉克风格 : 广义上指一切直接或间接地模仿彼特拉克的拉丁语或意大利语散文或诗歌的作品,但通常指模仿其意大利语诗作的诗歌——主要是概括他的《诗集》衍生的作品以及模仿《诗集》创作的诗歌。这种模仿创作早在14世纪彼特拉克逝世之前就已经开始,在15世纪后半叶达到了相当大的规模,到了16世纪前半叶则已成为席卷意大利,风靡西欧的一种主要诗歌形式。当时涌现的大批抒情诗人几乎都受到彼特拉克风格的影响,其中有西欧各国的第一流诗人如:意大利的阿里奥斯托、德拉·卡萨、米开朗琪罗、加斯帕拉·斯坦帕、维多利亚·科隆纳、坦西洛、托尔夸托·塔索;法国的莫里斯·赛夫、路易丝·拉贝、龙萨等七星诗社诗人以及德波尔特;西班牙的加西拉索·德·拉·维加、塞蒂纳、阿亨索拉兄弟、埃雷拉、洛佩·德·维加、克韦多以及贡戈拉;葡萄牙的萨·达·米兰达、卡蒙伊斯、贝纳德斯、安东尼奥·费雷拉等;英国的怀亚特、萨里、莎士比亚以及大部分伊丽莎白时代的诗人等。在确立彼特拉克流派的传统上,意大利的红衣主教彼得罗·本博起了极大的作用。其著作《亚索兰尼》(1505)和《论俗语之平庸》(1525)主导了当时的文学潮流。他的前一部书把彼得拉克风格及新柏拉图主义关于爱的理论,确立为文学创作的伟大典型。他的后一部书宣称,彼特拉克的意大利语诗歌是诗歌创作独一无二的语言模式。本博在恢复诗的高雅情趣方面做出了巨大的努力。他摈斥和反对当时广泛流行的意大利15世纪文艺思潮的种种表现,从而使彼特拉克风格成为一种系统的创作模式。促使彼特拉克流派形成还有其他因素,包括印刷术的普及和用本土语言写作爱情诗歌等风尚的盛行。当然,如果没有彼特拉克的诗歌杰作《诗集》,上述这些外部因素也很快就会失去一切激动人心的力量。《诗集》的杰出成就在于它以一种在风格上近乎完善的语言,炽热地表达了个人内心在情感与精神上的各种深刻矛盾与冲突。彼特拉克深知自己是在刻意从事某种新的尝试。他在十四行诗《高贵的精神》中就曾提到这种“温柔的新体”。他的追随者,尤其是16世纪的一些诗人,对这种独创精神十分欣赏,对他的诗歌中所蕴含的抒情价值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他们当中的一些富有天赋的诗人往往把《诗集》作为范本,写出了第一流的抒情诗歌。此外,许多其他的追随者则是由于彼特拉克风格已经成为诗坛时尚而跟着模仿。他们主要被特拉克诗歌中大量精妙的修辞用法所吸引。然而由于他们不断重复效颦,其中的许多佳词妙语反而变为平庸陈腐之句。例如,彼特拉克派的这类陈陈相因、固定成型的诗歌中有一些是描写诗人爱慕的倩女,她们无不长着金色秀发、黑色娥眉、晶莹细齿、白皙额头、柔嫩粉颈、纤纤玉手、闪亮明眸,她们个人德行都似天使般纯贞无瑕,对于男人和大自然显得神圣崇高。这两种不同类型的美所导致的结果形成了强烈对照:倩女的美令人期羡不已,她的节操却又令人灰心绝望。诗人一方面连篇累牍地赞美她的眉眼、玉手、秀发,另一方面又无可奈何地向黑夜、睡眠、荒野、江河、微风乞求怜悯,表述嫉羡失恋之情。这种因袭之作和陈腐格调,终于成为文坛上的笑柄。因此“彼特拉克风格”这个名称遂带上了嘲讽的贬意,使得诗歌史上这个光辉的名词蒙上了不光彩的阴影。然而应该指出,在现代诗歌史上,彼特拉克风格确实是最具有革命性的进步之一。

为您推荐

比利时法语诗歌

比利时法语诗歌 : 比利时诗歌始于1880年前后。当时比利时已出现一批富有才华的浪漫主义诗人,他们虽然勤奋努力,雄心勃勃,但在创作上却没有获得真正的成功。一批给《青年比利时》杂志撰稿的作家发表..

爱尔兰诗歌

爱尔兰诗歌 : 一、早期诗歌 早期爱尔兰诗歌主要是抒情诗作,产生于公元6世纪。据说阿梅尔金(基督教传入之前入侵爱尔兰的“米勒西乌斯诸子”之一)所作的两三篇短诗,是最早的抒情诗作。早期的爱尔兰..

陈词

陈词 : 指陈腐的套话、短语或者比喻,像一把锋利的匕首因滥用而失去锋芒。诗中出现陈词说明诗人的灵感是从其他诗作中获得的,而不是出于自己的新颖独特的经验。出现在诗中的陈词有:雪白、鹰眼、破晓..

白俄罗斯诗歌

达达派

达达派 : 1916年在苏黎世,罗马尼亚人特里斯坦·察拉、阿尔萨斯人汉斯·阿尔普和德国人胡戈·鲍尔及理查德·许尔森贝克,选择了“达达”一词来代表他们对完全自由的追求。该词并无特殊的内涵,它意味..

传统

传统 : 要全面地论述有关诗歌的传统,就必须涉及整个诗歌史,因为广义上的传统意味着对过去的感知。相对而言,反传统主义在文学史上比较少见。除了当代实验主义诗人和19世纪的浪漫主义诗人之外,历代..

创造主义

创造主义 : 系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兴起的许多文学流派和主义之一。它试图摒弃过去的一切文学传统,建立一套全新的美学理论。智利诗人维森特·维多夫罗1916年在布宜诺斯艾利斯发表了创造主义的宣言。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