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音节诗行

    十音节诗行 : 该诗行大约在11世纪中期出现在法国诗歌《圣阿莱西克行述》中,稍后又出现在《罗兰之歌》中。这种诗行在第四个音节之后有一停顿,并且在第四和第十个音节上有两个固定的重音。在意大利,十音节诗行出现于12世纪早期,并为但丁、彼特拉克和薄伽丘所使用。英国的乔叟很可能通过这几位意大利诗人的作品发现了十音节诗行。在他的影响下建立了十音节五重音诗行这种诗行。后来它成为英诗中一种普遍使用的诗行,也是十四行诗、英雄双行体和无韵诗体的基础。十音节诗行中音节的实际数目,在各种语言里亦有变化。法语十音节诗行通常有11个音节,因为句尾往往有一个多余轻音节;如果在史诗的行内音顿上进一步再增加一个音节,那么一行就可能有12个音节。由于要求句尾有一个轻音节,意大利十音节诗行总是至少有11个音节。在英语中,句尾有时也有一个轻音节。另外,诗行第一个音节有时可以省略,这样十音节诗行就只有9个音节。在实践中,多余的音节也往往可采用各种省略形式将它删去。

为您推荐

诗歌结尾

诗歌结尾 : 这个术语在广义上是指诗歌的结尾方式或指其结尾部分的特征。这个术语更具体的意义是指诗歌结尾所产生的终结全篇、解决问题、归复平衡的效果。在后一种意义上,诗歌结尾是一个不分时代国..

设问

设问 : 指为了产生修辞效果而提问,并非为了获得答案而提问的修辞手段。设问之前,说话者就知道答案,并不期望得到解释,一般是自问自答。如:“那么,我所认为的解释是什么呢?我来告诉你。”(柏拉图)古..

十一音节和七音节诗

十一音节和七音节诗 : 系一种意大利式的西班牙诗。这种诗体可以随意划分诗节,各诗节的长度通常不等,多数诗行韵式不定。这种诗体在16世纪传人西班牙,有人认为它是一种意大利式抒情诗,因而称作自由..

诗歌规则

诗律

诗律 : 亦称格律,在广义上指语言节奏的成分与结构以及在这方面的研究。关于一般言语中语言节奏的成分和结构的研究,叫做语言学格律。关于文学作品中语言节奏的成分和结构的研究,叫做文学格律。无论..

三行联句

三行联句 : 又称三行押韵诗(Tercet),为一种三行的诗歌单位,通常用韵。它可以以一个诗节的形式出现,也可以是双行体的一种变体,还可以以一首完整的诗歌形式出现。“三行联句”在意大利评歌中称“三..

社会与诗歌

社会与诗歌 : 诗人及诗歌与社会的关系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多样性。蒲柏既赞美社会又唾弃它;叶芝咒骂它;雪莱逃避它又为它预言;而莎士比亚和拉辛则把他们笔下贵族主宰的世界描绘成一个时刻受到人类罪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