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结尾

    诗歌结尾 : 这个术语在广义上是指诗歌的结尾方式或指其结尾部分的特征。这个术语更具体的意义是指诗歌结尾所产生的终结全篇、解决问题、归复平衡的效果。在后一种意义上,诗歌结尾是一个不分时代国别普遍受重视的问题。但是诗歌结尾的方式技巧,则会因诗歌的风格尤其是结构的不同而不同。
诗歌结尾的作用主要是使读者能感受到全诗结构的完整性,这就是说,对诗歌结尾效果的评价要取决于读者对于诗的结尾部分与全篇之间关系的感受。决定诗歌的形式结构及主题结构的原则,主要是要在读者心中引起一系列不断变化的期待,令读者对诗篇的下一步发展最终结局产生种种“假设”。成功的诗歌结尾不会给读者再留期待的余地:他的某种假设经过一步步的发展最后终于得到落实,或者虽然结尾出乎他的意料,但一经思考,便觉得合乎情理。于是,他就获得了一种全诗结构完整的感觉,并认为全诗这样结尾正是恰到好处。
可采用一些特别的方式来加强诗歌结尾的效果,例如:采用重复及平衡形式(如头韵法、排比句),明示结束和休止,以及重复前面已经确立的结构格式(如音律格式)。
反之,不成功的诗歌结尾(例如“递降式”结尾)常因某些方面原因而使读者感到全篇意犹未了。出现这种结果,还可能是因为结尾过弱,或因结尾同全篇在结构或风格上不符。但也须指出,有时弱的结尾却是诗人特意所为。许多现代诗作,如同其他现代艺术一样,追求“反传统式”的结尾,不使结尾具备传统的强化作用,而有意使结尾弱化,不了了之,给读者留下自己想象的余地。

为您推荐

设问

设问 : 指为了产生修辞效果而提问,并非为了获得答案而提问的修辞手段。设问之前,说话者就知道答案,并不期望得到解释,一般是自问自答。如:“那么,我所认为的解释是什么呢?我来告诉你。”(柏拉图)古..

十一音节和七音节诗

十一音节和七音节诗 : 系一种意大利式的西班牙诗。这种诗体可以随意划分诗节,各诗节的长度通常不等,多数诗行韵式不定。这种诗体在16世纪传人西班牙,有人认为它是一种意大利式抒情诗,因而称作自由..

诗歌规则

诗歌规则 : 诗歌规则的拟定通常是建立在这样一种认识的基础上的:文学写作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有意识的艺术活动,对于这种艺术人们可以制定出一整套系统的原则与规则。这种认识的巧妙灵活应用,已..

诗律

三行联句

三行联句 : 又称三行押韵诗(Tercet),为一种三行的诗歌单位,通常用韵。它可以以一个诗节的形式出现,也可以是双行体的一种变体,还可以以一首完整的诗歌形式出现。“三行联句”在意大利评歌中称“三..

社会与诗歌

社会与诗歌 : 诗人及诗歌与社会的关系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多样性。蒲柏既赞美社会又唾弃它;叶芝咒骂它;雪莱逃避它又为它预言;而莎士比亚和拉辛则把他们笔下贵族主宰的世界描绘成一个时刻受到人类罪恶..

诗节

诗节 : 为诗歌作品中的一个基本结构单位,指由有一定的音律模式和韵式的数行诗组成的单位。诗节简单的有双行体或四行体,复杂的有英诗中的斯宾塞诗节或济慈在颂歌中所使用的诗节。诗节有时只限于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