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志铭

    墓志铭 : 源于希腊文,意为“写于墓上”,是一种适合置于某人或某物墓上的文学作品。但实际上不一定将其置于墓上甚至根本并非为此目的而作。墓志铭是哀歌(见“哀歌”)的一种简短形式,其情调可以有所不同,从歌颂到戏谑,应有尽有,但都是以精练的语言概括整个人生。墓志铭旨在吸引过路人的注意,迫使他驻足阅读,对诗句所纪念之人的一生加以思索,同时,诗中的含义也不免使他对自己的生活陷入沉思。最早的墓志铭为埃及人所作,刻于石棺或棺材上,通常包括死者的名字、世系、官职以及对某位神灵的祈祷。希腊和罗马的墓志铭经常具有很强的个人特色,往往是警句式的。它们可以用诗体(通常是哀歌式对句),也可以用散文写成。其细节可以包括死者的姓名、家庭、生平、经历,对冥世的祷告(尤其在罗马墓志铭中是这样)以及对亵读死者的警告和诅咒。
古典墓志铭主要收集在《希腊文集》第四卷里。这些诗歌具有高度的艺术性,包括各种形式,从讽刺和滑稽性的到极其严肃的,应有尽有。后世的墓志铭作者,从罗马时代的马夏尔、奥索尼亚斯,文艺复兴时代的蓬塔诺斯、伊拉斯谟、莫尔、琼森,到现代的庞德、叶芝,历代作者无不受到这些古典作品的影响。
《希腊文集》中最著名的一首墓志铭是公元前5世纪诗人西摩尼得斯为在温泉关之役中壮烈殉国的三百多名斯巴勇士所写:
过路人,请你转告斯巴达弟兄,
我们长眠于此,已遵从他们的命令。

中世纪用拉丁文写作墓志铭,散文体和诗体均有,经常使用腰韵诗句。英国诗人沿用希腊人,尤其是罗马人制定的主题模式和创作实践,他们使用墓志铭这种形式,并且在15世纪和16世纪将其发展成一种极高的艺术形式,例如威廉·布朗所作的彭布罗克伯爵夫人墓志铭、弥尔顿为莎士比亚作的墓志铭等。约翰逊博士和威廉·华兹华斯都撰写过论述墓志铭这种艺术形式的文章。
墓志铭一直被用于纪念死者,但也曾用于讽刺仍然在世的敌人或者某个机构,例如皮隆因法兰西学院拒不接纳他而作了一首墓志铭。20世纪以来,墓志铭作为一种不为任何特殊时节而写的文学形式继续得到应用,例如华莱士·斯蒂文斯的《一个士兵之死》。

为您推荐

俳句

俳句 : 又称俳谐或诽谐,是日本的一种抒情诗歌形式,由17个音节组成,以5、7、5个音节的形式排列。俳句源于中世纪,17世纪至19世纪得以繁荣和发展,今天仍有人沿用这种体裁。每首俳句必须讲明或暗示一..

挪威诗歌

挪威诗歌 : 挪威诗歌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4世纪前后。当时的石刻碑文有些就是押韵的诗句。8世纪到9世纪,民间诗歌开始在挪威流传。古挪威人通过远航,逐步接触到了异国文化,主要是受到基督教文化的..

情调

情调 : 传统上,“情调”表示一种不可捉摸的特质,常常指感情上的特质,以隐喻的方式包含于一部文学作品或作品的一个部分,譬如风格之中。据说情调如同人的情绪一般弥漫全身,浸染通体,并以各种方式促..

朦胧

摹拟

摹拟 : 源于希腊文,意为“模仿”;这是一种戏剧形式,演员主要靠动作来表演故事。古希腊和古罗马均有摹拟,这种艺术形式可能产生于日常生活中模仿人物和场面的本能。但作为一种文学流派,它是在西西里..

情感

情感 : 一首诗涉及两个方面的人:读者和作者;当我们讨论情感在诗学理论中的地位时,也同样可以按这二者进行划分。这种划分既可以是逻辑性的,也可以是按时间顺序的划分。直到18世纪末叶,人们一直把着..

轻松诗

轻松诗 : 泛指以各种类型和形式反映世俗生活,富有机智、幽默、精巧或讽刺特性的格律诗。属于这种类型的诗歌有诙谐讽刺诗、应景诗、讽刺诗、滑稽诗、模拟英雄体、打油诗、警句诗、诙谐或讽刺性的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