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利耶夫 : 苏联导演、剧作家、苏联人民艺术家(1948)。1918年在红军中服役。1923年毕业于国立实验戏剧学校表演系后,又在该院导演系学习。曾在无产阶级文化第一工人剧院和梅耶荷德剧院当演员。1925年从影,任助理导演,后任副导演。他参与剧本编写的影片有:《扯下的袖子》(1928)、《要做这样的人》(1931)、《旋工阿列克谢耶夫》(1931)。1929年他独立导演了第一部喜剧影片《不相干的女人》,揭露了日常生活中的市侩习气。培利耶夫使用的讽刺手法接近于怪诞。1931年,他在《国家官员》一片中又讽刺了官僚主义作风。1933年他导演了第一部有声片《死亡的传送带》,影片描写了德国无产阶级与即将统治全国的法西斯进行斗争时期的三个德国姑娘的命运。1936年他导演了《党证》,这是他的一部力作。
培利耶夫是苏联重要的喜剧导演。他导演的喜剧片还有:《富裕的未婚妻》(1938)、《拖拉机手》(1939,获1941年国家奖金)、《牧场风光》(又译《养猪女与牧羊郎》,1941,1942年获国家奖金)。
1942年,他导演了影片《区委书记》,这是部反映卫国战争期间游击队员英勇斗争故事的影片。该片是苏联战争年代电影艺术的重要作品,1943年获国家奖金。在战争年代和战后的年代,培利耶夫有许多成功的音乐喜剧作品:《战后下午六点钟》(1944,1946年获国家奖金)、《西伯利亚交响曲》(1948,获国家奖金和在玛丽亚温泉国际电影节上获奖)、《幸福的生活》(1950,在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上获奖,并获1951年国家奖金)。1951年他同伊文思合作拍摄了反映柏林第三届世界青年大学生节的纪录片《我们拥护和平》。1954年导演了反映苏联工人家庭的生活片《忠诚的考验》。
培利耶夫的创作对苏联音乐喜剧片的发展和确立起了促进的作用。
50年代后期,他主要从事陀思妥耶夫斯基文学作品的改编工作。改编的影片有:《白痴》的第一部《娜斯达西娅·菲里波夫娜》(1958)、《白夜》(1960)、《卡拉马佐夫兄弟》(1969,第1—3集)。他导演的大部分影片都是自己任编剧。在1969年的莫斯科国际电影节上,培利耶夫被授予特别奖(死后追授)。1957—1965年他任苏联电影工作者协会组织委员会主席。他主持莫斯科电影制片厂工作多年,后又任该厂火把创作集体领导。1976年,在培利耶夫的故居为他建立了纪念碑。
- 欢迎来到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