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乌莫夫 : 苏联导演、编剧、苏联人民艺术家(1983)。1951年毕业于国立莫斯科电影学院。是影片《乌克兰诗人谢甫琴科》(1951)的副导演。后与阿洛夫合作完成多部描写苏维埃政权初建时期革命青年业绩的影片:《动荡的青年时代》(1955)、《保尔·柯察金》(1957)等。1961年执导《给初生者以和平》(获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奖)。影片描写了卫国战争的最后几天。电影表现手法在该片中运用得颇具匠心。从反映国内战争中粉碎反革命势力题材的影片《逃亡》(1971)开始,他与阿洛夫的共同创作进入了新阶段。他的早期影片中的浪漫主义情绪已为严肃的探索和史诗情调所代替,影片叙事背景也由一个时期变成更为广阔的历史背景。此后的作品也具备这些特点。影片《蒂勒的故事》(4集,1977,1978年获全苏电影节特别奖等),从哲学角度对自由、义务、爱情、不朽和新旧冲突进行了探讨。影片《43年的德黑兰》(1981,苏联、瑞士、法国,获莫斯科国际电影节主要奖、全苏电影节主要奖)的中心点是个人对时代和人民的责任的问题。1984年执导了《岸》(获全苏电影节主要奖)。他和阿洛夫共同编写了许多剧本,如多集电视剧《钢铁是怎样炼成的》(1973,1975年播放)和影片《涅弗佐罗夫伯爵的奇遇》(1982)等。1961—1983年间他任莫斯科电影制片厂编剧和电影工作者创作集体的艺术指导。自1980年起任国立电影学院导演系的负责人。1976年起任苏联电影工作者协会理事会书记。
- 欢迎来到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