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特里

    米特里 : 法国电影理论家、导演。1925年参加电影俱乐部活动。法国电影资料馆和电影学院创始人之一。当过编剧、演员(《十字街头之夜》,1932)和执导过实验电影短片(《机械交响乐》,1953)等。主要的电影理论著作为《电影艺术的美学和心理学》(一、二卷,1963—1965)。他认为,电影形象是现实的“复制品”,是现实的“类似品”。蒙太奇不仅使银幕上的形象产生连贯的效果,而且赋与它发源于“存在”本身的逻辑中的意义,而电影正是由这种“存在”所构思而成的。因此按他的理论,影片的叙事和时空结构,是使形象具有意义的必要条件,电影是转化成语言(当然是与自然语言不同的特殊的、诗意的语言)的知觉。从整体来讲,他的理论是现实主义的电影理论,这种理论主张电影的基本作用是能用现实材料“构成”意义并最终促进对现实的理解。

为您推荐

慕西陀拉

慕西陀拉 : 法国女演员。当过歌舞演员。1912年从影。她的最大成功是在费雅德的两部惊险系列片《吸血鬼》(1915)和《犹达克斯》(1916)中扮演煽动秘密犯罪组织作恶的阴险女人。她任导演和编剧的影片..

纳济莫娃

纳济莫娃 : 美国女演员,出生在俄罗斯。1898年毕业于莫斯科音乐协会音乐戏剧学校。曾在莫斯科艺术剧院和省城工作。从1906年在伦敦和纽约巡回演出后即在美工作。1916年从影(参演了《党同伐异》)。在..

莫尼切利

莫尼切利 : 意大利导演、编剧。曾就学罗马大学。1935年从影(他的业余作品——16毫米影片《帕尔街来的孩子们》参加了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他曾担任过助理导演。1947年起担任编剧。1949—1953年成为..

米塔

莫罗

莫罗 : 法国女演员。曾接受过戏剧教育。1948—1952年在法兰西斯喜剧院演出,后在巴黎国家人民剧院演出。1948年从影。参演了《上断头台的升降机》(1957)和《恋人》(1958)两片之后即成为法国著名电影..

米舍夫

米舍夫 : 保加利亚剧作家。保加利亚人民共和国功勋文化活动家(1981)。他的作品反映了国内生活中的重要社会进程,如:《如果火车不通》(1967)、《出走的男孩》(1972)、《数野兔》(1973)、《骑自行车..

摩根

摩根 : 法国女演员。法国电影艺术研究院院土(1982)。15岁开始拍片。曾在《暴风雨》(1937)、《雾码头》(1938)、《拖船》(1941)等片中饰主角。她在许多影片中塑造了一些男主人公偶遇的心目中的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