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罗

    莫罗 : 法国女演员。曾接受过戏剧教育。1948—1952年在法兰西斯喜剧院演出,后在巴黎国家人民剧院演出。1948年从影。参演了《上断头台的升降机》(1957)和《恋人》(1958)两片之后即成为法国著名电影演员之一。她还在《如歌的行板》(1960,获戛纳国际电影节奖)中饰演角色。参演的重要影片有:《夜》(1960,意大利)、《朱尔与吉姆》(1962)、《磷火》(1963)、《女仆日记》(1964,获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奖)、《玛丽娅万岁》(1965)、《穿黑衣的新娘》(1968,法国、意大利)、《亲爱的路易莎》(1972,法国、意大利)和《克策恩先生》(1976)。1982年演出了《淡水鲑》等。她的表演心理刻画入微,善于表现人物复杂的内心活动。1976年拍摄了自己编写的描写女演员命运的《光》,并担任主角。1979年拍摄《半大女孩》(法国、联邦德国)。

为您推荐

米切尔

米切尔 : 美国演员、剧作家。他参演的第一部影片是《消失的地平线》(1937)。后来大多扮演生活遭受波折、灰心丧气但心地善良的人物,如《关山飞渡》(又译《驿车》,1939,获奥斯卡奖)和《乱世佳人》(..

米纳利

米纳利 : 美国女演员。导演V.米纳利和女演员J.加兰之女。7岁起便随母亲登台演出,自1964年起曾到伦敦、巴黎、蒙特卡洛和美国各城市巡回演出歌舞。1966年在影片中饰配角。1972年主演影片《夜总会》,..

米兰达

米兰达 : 意大利女演员。在电影《黄昏》(1933)中第一次扮演主角。她曾在意大利和国外从事戏剧表演。在法国导演克雷芒执导的新现实主义流派影片《铁窗之外》(又译《马拉巴加监狱》,1948,1949年获戛..

米米卡

梅切格

梅切格 : 德国(民主德国)导演。民主德国艺术院院士。1933年起在制片厂当过副电影放映员、照明师、动画片摄影师。二次大战期间参加了德国共产党的地下组织。战后德发电影制片厂组建人之一,并长期担..

模特儿

模特儿 : 出现于20年代电影实践和理论中的概念,指职业电影演员,以示和参加拍电影的戏剧演员的区别(在电影理论中确立这一术语的是库里肖夫)。这一概念的产生与对待社会历史现实和精神——物质现实,..

米亚科夫

米亚科夫 : 苏联演员,俄罗斯联邦功勋艺术家(1976)。毕业于化工学院。后又毕业于高尔基模范艺术剧院附属戏剧学院(1965)。1965年从影,同时也在剧院演出。银幕上的头一个重要角色是阿廖沙·卡拉马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