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艺军

    罗艺军 : 中国电影理论家、评论家。原名罗毅军,湖北省新州县人。1944年进入昆明西南联合大学外文系学习。1946年转到北平北京大学西语系学习。1949年参加武汉中南文工团,任创作员。1953年调到北京中央电影剧本创作所任编辑,从此走上电影岗位。1958—1966年,调入电影理论刊物《中国电影》(后改名为《电影艺术》)杂志社任编辑、副主任等职。这期间,发表过电影理论及影评文章60—70篇,如《电影与革命的浪漫主义》(1958)、《试论社会主义电影喜剧》(1961)、《关于样式的多样化》(1961)、《杂谈电影中的语言》(1962)、《“林则徐”的艺术概括和人物塑造》(1959)等,同时翻译了匈牙利著名电影美学家贝拉·巴拉兹的《电影美学》。1973—1978年,到文化部所属的文艺研究机构编译室工作,主持编译了《七十年代美国电影》。1979—1982年任《电影艺术》副主编,此后发表的影评、剧评,理论文章计20—30篇,约二十万字,如《卓别林美学四题》(1979)、《电影艺术的逼真性浅谈》、《电影的民族风格初探》(1981)等。1986年,他的文集《风雨银幕》由中国电影出版社出版。现任中国电影家协会理事、影协书记处书记、中国电影评论学会副会长、当代文学研究会理事等职。

为您推荐

洛塞

洛塞 : 英国、美国导演。曾学习医学、文学,在业余戏剧小组中演出过。1930年起在纽约作过评论家,在剧院工作过。1939—1945年间拍了几部短片和纪录片。首部故事片为《绿头发的男孩》(1948)。他在头..

罗西夫

罗西夫 : 法国导演。1951年起在电视台工作。1948—1951年任法国影片库的经理。由他担任制片人和导演的短片有:《大象的故事》(1958)、《瞬间的拍摄》(1960)等。他执导的其他影片有:《意外的新闻》(..

洛伊

洛伊 : 美国女演员。1925年从影。在喜剧侦探片《瘦子》(1934)中扮演精力充沛、思维敏捷的业余女侦探一角后成为电影明星。后继续在这套系列片中扮演该角色(《跟踪瘦子》,1936;《瘦子回家》,1944等..

罗伊·比马尔

马尔翁

马尔翁 : 捷克演员,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人民艺术家(1971)。曾在布拉格的剧院演出。1926年从影(《假猫》)。30年代在影片《钦差大臣》、《彼得·沃伊捷赫》中饰演角色,还参演了影片《学校—..

马尔琴科

马尔琴科 : 苏联女演员。毕业于全苏国立电影学院(1963)。1959年从影(《父亲的房子》)。参演的影片有《白夜》(1960)、《列奥·加洛斯寻友》(1961)、《明年春天再见》(1961)、《我的小弟弟》(1962)..

罗西里尼

罗西里尼 : 意大利导演。他的第一批影片是作为电影业余爱好者拍的。曾当过编剧。拍摄过赞扬意大利法西斯军事机器的影片《白色的轮船》(1941)。1942年拍摄了影片《机组返航》和《带十字架的人》,在..